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太空館全天域電影《尋謎亞馬遜》長青網文章


全天域電影《尋謎亞馬遜》講述英國探險家亨利‧貝茨的傳奇真實故事。年輕的貝茨於1850年代,以生命作賭注,在美麗且物種繁多卻又險阻重重的亞馬遜雨林中,渡過了十一年的科研歲月。
貝茨十三歲便已輟學,在家族經營的針織品工廠裏當學徒。出於對知識的渴求,且在工業小鎮內感覺有志難伸,二十出頭的貝茨決定啟程前往亞馬遜雨林,嘗試尋找物種變異的證據。
儘管經歷黃熱病、滑坡、飢餓,還有兇猛和有毒動物的襲擊,貝茨對大自然的熱情和好奇心仍然絲毫無損。他確認了八千個新物種,並發現了動物世界內令人難以置信的擬態和偽裝現象。有些動物透過不斷的演化,竟然呈現出其他物種甚至物件的形貌,從而在大自然的生存競賽中取得優勢。觀眾會見證貝茨的精彩發現—會行走的雀糞、會飛的水滴及模仿小猴叫聲的貓科動物。
貝茨因健康欠佳,而離開他鍾愛的亞馬遜雨林返回英國,但他的發現首次證明新物種的出現,更被達爾文譽為自然選擇理論「最美麗的證據」。
非凡的大自然與科學冒險之旅,正等待你的參與!

《尋謎亞馬遜》預告片

角色介紹

Henry Bates
亨利‧貝茨 (1825 - 1892)
雖然貝茨的名字不算家喻戶曉,但他所發現的擬態現象—後人稱為「貝氏擬態現象」,對演化生物學有着重要的貢獻。此現象是指一些沒有毒性的物種模仿有毒物種的外貌從而免被獵食。貝茨在擬態現象的發現成為了物種形成的首個事例。


Alfred Wallace
阿爾弗雷德‧華萊士 (1823 - 1913)
華萊士是貝茨的摰友,兩人於二十來歲結伴前往亞馬遜。四年後,華萊士因病離開亞馬遜;然而他沒有氣餒,不久即啟程前往馬來群島繼續研究和搜集標本,並獨立構思出基於自然選擇的演化理論。


Charles Darwin
查理斯‧達爾文(1809 - 1882)
生物學家達爾文以他的自然選擇理論而舉世聞名,他於1859年所發表的著作《物種起源》更被視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華萊士在遠東搜集標本時,曾在信中告訴達爾文他所構思的自然選擇理論;而貝茨發現的擬態現象更為達爾文的理論提供了實質的證據。

放映資訊
放映日期: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地點:何鴻燊天象廳
入場費:前座24元,後座32元(標準票)
            前座12元,後座16元(優惠票)
            -優惠票適用於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一名同行照料者)及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
            -三歲以下兒童恕不招待
片長:45分鐘
放映時間:請參閱「何鴻燊天象廳節目時間表
購票方法:請參閱「購票指南
               -預售一星期門票
               -網上購票:http://www.urbtix.hk
               -信用卡電話訂票:21115999
               -票務查詢:37616661

0
0
0
書籤
回應 (0)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