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三公花銷」激怒民眾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2日 06:35
2012年07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去年的遮遮掩掩後,內地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今年終於痛快的呈現在民眾面前。92份帳單的同日出爐,讓早已被「公務用酒喝掉一個西湖」、「3年內將禁吃魚翅」等消息激怒的內地民眾感到稍許滿意,但面對缺乏細節的帳單和有效的參與路徑,所謂的民眾監督仍只能體現在基於猜測的嘲諷和怒罵之中。


缺乏細節 合理性難斷

按照安排,本月19日是各部門公布「三公經費」的起始時間,但為了搶到資訊公開的頭彩,南水北調辦18日就已率先曬出「帳單」。可惜此舉不僅沒有迎來掌聲,反而讓其成為眾矢之的。


從總量上看,南水北調辦的「三公花銷」在眾部門中並不突出,但人均每次5.63萬元的出國費用就讓網民感到費解:「作為世界幾乎獨一無二的工程,你這是出國取經去了?」

中國地震局則是下一個倒霉者。資料顯示,2011年,該機構地震預測經費不足公車消費十三分之一,這自然也引來了諸多嘲諷的聲音。


但除了上述有明顯「問題」的帳單,民眾對多數部門的三公花銷都仍只是霧裏看花。有專家就表示,作為提供公共產品的成本,「三公經費」不能用多或者少、高或者低來判斷,而是一個是否適度的問題。


雖然此次各個部門同時公布了名詞解釋和職能介紹,但在公務員數量不清、各下屬機構財務狀况不明的情况下,民眾根本無從判斷資料是否合理。


官場文化 制約三公瘦身

難以在紛繁的資料中找到線索,民眾只能從其他細節另尋證據,高端白酒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領域。


過去幾年,茅台、五糧液等內地高端白酒的價格一路飈升。雖然酒廠老闆宣稱,漲價源自民眾消費水準提升的推動,但民眾認為不計成本的公款吃喝才是白酒價高燒的主因。


春節以來,伴隨着中央系列禁令的推出,53度飛天茅台的價格已經縮水近30%。但該公司老總的委屈也不無道理:在需求沒變的情况下,不喝茅台官員們也會去喝拉菲。


「三公消費」對奢侈品高度需求源於內地的官場文化。有地方官員抱怨說,吃飯規格的高低,目前已被許多來訪官員視為是否得到地方重視的判斷標準,地方根本不敢怠慢。


不久前,溫州出台了「史上最細公務接待標準」,規定所有人員一律吃工作餐,每餐不得超過60元。經確認,這一規定並不包括接待上級官員。這說明各方都清楚,「接待就是生產力」的道理。


有效監督尚需完善機制

國務院本月9日發布了中國首部專門規範機關事務管理活動的行政法規,試圖為「三公經費」帶上緊箍咒。


雖然這部規定明確了「一把手負責制」,提出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但有專家指出,這樣的「高壓線」恐難發揮效果。


首先,目前相當多的「三公」費用在預算外迴圈,很難掌握具體數目;其二,地方政府既是預算的編制者,也是預算的執行者,外部難以監督。


目前,是否能在公眾的嘲諷和謾罵之外,找到一個更為強大的外部監督體系已經成為「三公」能否如期「瘦身」的關鍵因素。有人大代表透露,其曾試圖推動將審計納入人大系統,來形成體系外監督,但因為涉及到修改憲法太過複雜,最終作罷。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