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信泰富(0267)澳洲鐵礦項目拖拖拉拉,昨日又再宣布延期投產。集團在把第一條生產線的原定投產日期,再延遲三個月至11月,是第五度延期。集團最初只聲稱投資約10億美元,但自2007年取得項目至今5年多,總投資額若包括第三至六條生產線的工程費,將高達到100億美元(約港幣780億元),整項投資猶如無底深淵。
受鐵礦項目拖累,中信泰富上半年純利倒退8.8%至54.82億元,中期股息則維持每股0.15元不變。鐵礦開採錄得1.1億元虧損,特鋼業務及房地產業務亦出現倒退。
鐵礦開採虧損 多項業務倒退
今年初中信泰富第三度增加工程承包費時,集團定下今年8月投產的目標,至5月股東會時,主席常振明仍然振振有詞,表示有信心如期投產。但事隔數月,集團又令投資者失望,把首次投產日期延至今年11月。常振明指出,由集團負責的電廠、水廠及碼頭等設施已準備就緒,但由中冶承包的第一及第二條生產線仍未完工。現時第一條生產線的整體調試從10月開始,試運營則延至11月。
首次投產再延至今年11月
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極井解釋,多次延期全因缺乏海外投資經驗,澳洲的調試程序不同,所需要的文件、人才都遠超預期,擁有當地執照的工程師亦相當缺乏。不過,投資者卻明顯不買帳,有中資行分析員認為,澳洲法制健全,事情變數不大。「上次延期也是用這些理由,今次再講,完全沒有說服力」。
中信泰富在2007年1月與中冶首次訂立承包協議,當時總承包金額僅11.06億美元(約86.3億港元),並計劃首批礦產於09年初付運。但至去年底,總承包費用已增至34.71億美元(265.75億港元)。常振明昨日指出,計及集團於碼頭等設施的投資額,總投資額在今年6月底已增至78億美元(約608億港元)。
總投資額5年飈升10倍
由於現時與中冶的承包協議只包括首兩條生產線,若計及第三至第六條生產線,常振明指,總投資額「將在100億美元之內」。這意味投資額將從5年前飈升10倍。
集團多次強調該項目是全球最大的磁鐵礦,若建成投產,每年可生產2400萬噸磁鐵精礦。但至今已投入逾600億元,卻未見有一噸礦石產出。張極井指,若如期於11月投產,將爭取首批產品於聖誕節前付運。但又指出,如因調試出現問題,可能會再延期。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