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保釣運動成為國民教育議題,保釣行動委員會計劃向政府申請撥款,將保釣行動製成國民教育科教材,1年內到100間中小學,與學生討論保釣及愛國議題。成員相信,若學生問及涉及政權、政府立場等問題時,他們會以事實告之,並解釋保釣行動是純民間自發的公民行動,不牽涉政權。
向政府申撥款 教育界協助
委員會副主席陳裕南昨表示,待保釣船順利回港及安頓好,便會着手籌備巡迴演講一事,長遠亦會向政府申請撥款製作相關的國民教育科教材,會內亦有來自教育界的成員提供協助,「(政府)與其將經費給不三不四的人,不如給我們」。
委員會顧問、曾任中學校長的區伯權曾多次到中小學演講保釣議題,他指法律上保釣船出海曾被判定違法,若學生問到保釣合法性時,他會講述政府立場,再解釋為何委員會不承認政府決定的理據。
他認為,國家的定義不需局限於政府的層面,應廣義地以人文、地理、文化等角度而定,雖然政府有保衛國土完整的義務,但保釣行動的立場是純粹的民間自發運動,與政權無關,所以在保釣行動以外的範疇,例如人權、自由受壓迫的時候,仍需要以公民抗命形式爭取。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支持保釣行動委員會製作教材。他認為保釣運動對於年輕學生來說或會有距離感,建議教師以陳毓祥、「阿牛」等港人熟悉的保釣人物作引子,增加學生共鳴感,再探討更深入的問題,如衝突的成因、中國其他主權爭議、國際局勢、宣示主權的各種形式等。
向政府申撥款 教育界協助
委員會副主席陳裕南昨表示,待保釣船順利回港及安頓好,便會着手籌備巡迴演講一事,長遠亦會向政府申請撥款製作相關的國民教育科教材,會內亦有來自教育界的成員提供協助,「(政府)與其將經費給不三不四的人,不如給我們」。
委員會顧問、曾任中學校長的區伯權曾多次到中小學演講保釣議題,他指法律上保釣船出海曾被判定違法,若學生問到保釣合法性時,他會講述政府立場,再解釋為何委員會不承認政府決定的理據。
他認為,國家的定義不需局限於政府的層面,應廣義地以人文、地理、文化等角度而定,雖然政府有保衛國土完整的義務,但保釣行動的立場是純粹的民間自發運動,與政權無關,所以在保釣行動以外的範疇,例如人權、自由受壓迫的時候,仍需要以公民抗命形式爭取。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支持保釣行動委員會製作教材。他認為保釣運動對於年輕學生來說或會有距離感,建議教師以陳毓祥、「阿牛」等港人熟悉的保釣人物作引子,增加學生共鳴感,再探討更深入的問題,如衝突的成因、中國其他主權爭議、國際局勢、宣示主權的各種形式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