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幣期貨短炒也可獲利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8日 21:35
2012年09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推出的全球首隻可交收人民幣期貨昨日登場,入場費(按金)僅每手7930元,計及交易所徵費和證券行佣金費用,入場門檻不過8000元左右。更何况,目前部分證券行為鼓勵客戶「嘗鮮」推出免佣及免息優惠,散戶投資者不由得要問:人民幣期貨可否用來短炒賺錢?


人民幣期貨合約首日成交415張,所有月份皆錄成交。其中,12月及明年1月合約分別錄最多及最少成交。12月合約成交82張,最後成交價6.3665元,較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6.3295元高370點子,1月合約成交10張,最後成交價為6.3768元。


免佣優惠下 3點子波幅已賺

業界普遍認為,人幣期貨早期的交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主要目的也不是炒賣,而是對冲外匯風險。事實上,從回報與交易費用的角度,交易徵費給散戶提供了買賣獲利的空間。信誠證券衍生工具部總經理伍世禮指出,以該行佣金(單邊)24元來計,匯價波幅超過7個點子,投資者已開始錄正回報(匯價變動1點子,投資者賺10元,7個點子即賺70元;費用方面,佣金收費加交易所徵費(單邊)合共32元,一買一賣共64元,整體回報大於費用)。而且,信誠、耀才等券商皆正在推行短期免佣優惠,換言之,優惠期內買賣人民幣期貨,匯價波動在2個點子以上已有利可圖。交易首日,10月、11月、12月、2013年1月、3月、6月、9月的匯價波幅分別為47點子、61點子、70點子、0點子、42點子、36點子及89點子。


槓桿雖達80倍 風險回報均不高

人民幣期貨按金約8000元人民幣,每張合約金額10萬美元,即投資槓桿高達80倍,但伍世禮指出,因人民幣本身匯價波幅緩和,投資風險並不算太高,不過,也正因匯價波幅小,若非投資者有較大筆資金投入,獲得高回報的機會也有限。


留意最後交易日 錯過需實際交收

人民幣期貨可買升,亦可買跌,具體操作為,假設投資者看好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便沽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待人民幣升至合理價位時平倉獲利;反之,若看淡人幣走勢,買入合約,到期前平倉獲利。不過,此處要提醒散戶投資者的是,一定要留意期貨產品的最後交易日,因為一旦錯過最後交易機會,便只能做實際交收。


對於較保守的投資者,人民幣期貨的風險或許仍然太高,投資者有機會被追收孖展。其實這部分投資者不妨考慮人民幣定存,近期人幣定存息率也甚為吸引。例如,永亨銀行針對3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新資金,提供年利率3.3厘的1年期存款,較內地1年期定存息率更高。雖然人民幣已脫離過往單線升值的軌道,銀行對人幣存款的爭奪,也為保守型投資者帶來保值增值的空間。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