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愈臨近美國總統大選,市場的走勢愈是難以用常理推斷。
美股值得期待 不宜憧憬
先講美股,原以為QE3(第三輪量寬)對美股有極大提振作用,豈料投資者早在聯儲局落實推出QE3之前,先行炒作,已連續升市近三個半月的標普500指數,反而在QE3公布當日觸頂,之後竟然掉頭回落,嚇得投資者一陣慌亂,知名券商甚至急急鼓吹QE4(第四輪量寬)救市。
及至美國總統大選一個月倒數,標普指數出奇地開始發力再上,嘗試重返QE3當日的高位。大選前美股是否一直向好,值得期待,但不宜憧憬。
日貨幣政策 唯美馬首是瞻?
匯市方面,先講歐元表現。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高調宣布推出OMT(冲銷金融交易),以無限量購買求救的歐元區成員國國債,作為挽救歐元信心的一服重藥。有趣的是,這劑重藥至今未見歐元區國家服下,歐元已率先反彈。讓人懷疑日後當西班牙正式求救,要求ESM(歐洲穩定機制)與歐洲央行介入協助購買該國國債之時,會否是歐元掉頭回落之日?
日圓匯價表現之怪,在於無論日本央行如何加碼量寬,日圓匯價(一般指美元兌日圓)就是拒絕轉弱。日本新內閣成員中有人主張日本央行為壓低日圓匯價,應考慮直接購買外國國債,當中玄機可謂不可不察。試問就算獲國會修憲通過購買外債,日本央行會甘於購買歐債嗎?若要購買足以影響日圓匯價的外債,當然非美債莫屬。日本政府與央行想盡辦法讓日圓匯價回落不果,反而日前因為美國失業率好轉,日圓兌美元竟一度轉弱,讓人更加確信美日關係之不尋常;說不定日本希望弱日圓救經濟,仍要唯美國馬首是瞻。
最後,石油市場近期走勢同樣難以捉摸。美國能源資訊署9月中一度公布一周原油庫存大增800多萬桶,紐約WTI期油價格因為供增求減而大跌幾美元,不難理解。但有趣的是,之後兩個星期原油庫存合計減少近300萬桶,未見原油期貨價格顯著回升,因為有專家把油價下跌歸納於美國產油能力上升所致。
市場無視 油價利好因素
過去一直支撐油價易升難跌格局的因素,首推地緣政治因素。如今中東與東亞局勢正在不斷惡化,只不過市場人士視若無睹,刻意忽略有關風險溢價,而把油市的基本因素奉為油價走勢的主要參考指標,並認為中國、歐洲經濟疲弱對能源需求下降;美國則因為優化能源政策,對能源需求仍持續減少,所以油價大跌有理。此刻原油期貨、汽油期貨價格俱已回落不少,只待零售汽油價回落,才算功德完滿。
在總統大選期間收買人心的最佳方法,莫過於讓人見到股票漲價、歐元回穩(投資風險胃納擴張)、日圓轉弱、能源價格向下(生活費用下降)等指標。美國總統大選對環球市場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王冠一
冠一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
www.wongsir.com.hk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