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松崗籲討論外勞解人手短缺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8日 06:35
2012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梁振英政府執政快將滿100天,香港總商會主席周松崗表示,商界希望香港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但本港有中長期隱憂,包括土地短缺、空氣質素差,還有勞動人手短缺亦要解決,倡議在全民就業下,社會應討論如何紓緩人手緊張的方法,包括輸入外勞。至於勞工界計劃爭取標準工時,他認為不能一刀切推行,因部分行業如服務業在執行上很困難。


指部分行業缺人 「拖慢發展」

周松崗接受訪問時表示,絕對同意就業職位應先給香港人,在就業不足的時候不可以不請香港人而找海外勞工。現時的低失業率已達全民就業,未來勞動人口隨老化而減少,「某些職位若長期請不到人,大家要想辦法,是否在海外請人?否則會拖慢發展的速度」;建造業一直不夠人,「連家居裝修,工程都因不夠人而拖延,而零售業中,更有30%的店舖因不夠人要減少營業時間,還有餐飲業、長者護理等」。周強調不是推動輸入勞工,而是希望刺激社會討論。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資料,香港6至8月失業率為3.2%。學術界一般視為全民就業。


標準工時立法 「各行業難一刀切」

對於勞工界爭取標準工時立法,周松崗表示,標準工時影響很大,有3個問題,一是不同行業有不同特性,製造業運輸業推行較易,但服務業就較難。「不同行業不同需要,不能一刀切」;二是外國經驗顯示,標準工時下工人收入未必增加;三是兼職和散工會增加,市民工作或不穩定。因此,有關議題必須小心考慮,商會會在政府推出報告後多加研究。


勞聯立法會議員潘兆平認為,不同行業的工資補水、工時等細節可討論,但相信本港立法,所有行業都可界定工時上限,強調立法除保障超時補水外,亦保障僱員健康。工聯會議員黃國健則認為,任何工作都必須對工時有客觀標準,不可能「有開工無收工」,認為標準工時立法,可限制僱主不能要求員工無償勞動。


議員指輸外勞對本地人不公

至於輸入外勞,兩人均指出本地工人就業優先的重要,又不認同現時勞動力萎縮,因現時勞動力並未完全釋放,特別是青年。黃國健則說,輸入外勞對本地勞工不公平,損害非常大,表明看不到勞動力萎縮,只是個別行業出現斷層,認為若輸入外勞,僱主只會愈來愈不願意培訓青年加入專業行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