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台北這麼久,一切都很美好,有好的咖啡店,有讓人流連忘返的書店,也有幽靜舒服的散步巷弄,人們也大多彬彬有禮,互相禮讓且充滿人情味。只是每次過馬路,即使是綠燈,我也總是有高度的危機感,隨時隨地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台灣的交通規則與香港不同。在香港長大的我,早就習慣綠燈過馬路時,行人最大,所有車輛都會按照規則完全停下來,讓行人們安全無憂地過馬路。然而,台灣的交通規則類近美國,即使行人斑馬線上顯示綠公仔時,行人優先過馬路,但要轉彎的車輛,只要無人仍可行駛。而事實上在台北,行人綠燈過馬路,大多數車子還是會硬闖進遵守規矩過馬路的人群裏,逼大家讓步。
美加日發交通「旅遊警報」
最近像美加、日本的旅遊局,甚至紛紛對台灣交通發出「旅遊警報」,提醒來台灣的國民注意交通。台灣《聯合報》更用了大篇幅專題報道,怒斥這個對行人毫不尊重的交通亂象。「為什麼台灣人坐捷運會讓、坐公車會讓,唯獨坐上駕駛座就不讓?」這是一名新加坡人在媒體發出的疑問,據《聯合報》報道,台灣馬路上,大欺小、強壓弱(車子Vs行人),公路霸凌無處不在,去年全台有2117人死於A1類交通事故(24小時內死亡者),行人有252人,十年來比例都沒有明顯下降。
新聞裏,經常出現許多一心以為正在安全過馬路的老人,卻莫名被搶路的汽車撞傷。我自己過馬路,也經常遇上忽然狂衝的機車,要為那些毫不相讓的駕駛者而動氣,最慘是他們都大條道理,認為自己無錯。每次堅持過我的馬路,台灣朋友總會大聲叫「小心一點」,要我躲避,大家彷彿也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亂象,助長這些鹵莽駕駛者繼續亂來。
發起「公路正義」 運輸公司響應
值得慶幸的是,台北市長最近宣布針對交通禮讓問題嚴謹執法,而《聯合報》在專題報道後發起的「公路正義」希望工程,也得到知名運輸公司響應,鼓勵旗下司機禮讓行人。雖然明知道改變的路遙遙,用身體擋車也只是苦了自己,但我還是真心寄望,有天走在台灣馬路上,會有如香港般,不用膽戰心驚,步步為營。
文、圖:文仔(香港人,現居台北)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