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環保組織早前揭發超市丟棄大量未過期食品,反映本港回收剩食文化尚在起步。為追求食材完美而棄掉大量廚餘的日本,每年超市及商販丟棄的「有瑕疵」食物亦達500萬噸,當地食物銀行Second Harvest Japan(2HJ)近日來港交流時指出,過去兩年回收總量升兩倍,其中成功之道是與商界簽訂食物轉贈合約時,釐清商家在捐贈食物時可能涉及的責任,令商家及團體在清晰合作關係下,互信合作。
2HJ創辦人兼董事會主席Charles Mcjilton昨日率領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食物銀行代表到港交流。現時本港5間食物銀行獲政府資助,食物來源主要依賴向商界購買,直至這一兩年才湧現回收食物轉贈基層的食物銀行。反觀日本食物銀行無政府資助,來源幾乎百分百來自捐贈。Mcjilton說,在大量食物被浪費情况下,另花金錢購買食物絕非他們首選。
獲贈剩食大增兩倍
2HJ已與商界建立機制,獲贈剩食由2010年的813噸,大增兩倍至2500噸,由機構將食物分配成食物包,交社福機構分發予有需要市民。Mcjilton坦言,港食物銀行與超市合作時,被對方「歎慢板」,回收量偏低,情况與他們約10年前起步時相似。
一旦有事故 雙方合作調查
2HJ昔日由零開始,試過花5年與一間公司洽商,最快的則僅花3周。「我們不會說『請你捐贈』,我們是建立關係。」而這關係必須建基於平等之上,包括釐清商家及團體各自於捐出食物所需責任,協議中訂明一旦有事故不能諉過一方,雙方會合作調查。
Mcjilton強調,商界捐贈不但能節省處理剩食的金錢,亦能建立品牌甚至多賺。另外,Mcjilton會讓商界參觀食物銀行運作,展示他們如何確保食物安全、食物去向等,2HJ合作機構由最初15間增至675間。至於美國作為食物銀行始祖,當地食物銀行Feed More的首席執行主任Norm Gold建議,政府應讓捐贈者按食物價值獲豁免一定稅項,以鼓勵捐贈。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