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缺乏土地建屋說法,是否可信?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7日 06:35
2012年10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一直說缺乏土地建屋,需要以徵收土地、填海等方式增加土地儲備,但是發展局長陳茂波說過政府有2100公頃閒置土地。近日,本報接連報道有3處政府宿舍荒廢3至12年,禁區邊境開放的逾2000公頃土地,扣除綠化保育地帶,卻只有110公頃建屋地帶,全數撥作「鄉村式發展」,即是只供原居民建丁屋。這些情况,政府要清楚說明或解釋,使公衆知道土地儲備和政府是否善用土地。


關於土地閒置,且待政府解釋後再討論,而邊境土地使用和政府宿舍荒廢,就目前所知情况,政府的做法和處理有值得商榷之處。


邊境解禁只建丁屋容2.4萬人

2000公頃已地盡其用?

邊境約半年前開放,共釋出超過2000公頃土地,備受爭議的新界東北新市鎮發展計劃,涉及土地也只有約800公頃,邊境這幅土地之大可想而知。不過,按政府的規劃,邊境這大片土地,市區居民無緣遷入,因為扣除綠化保育地帶後,邊境可建屋土地只有110公頃,而且全部用作鄉村式發展,即是只供原居民建丁屋,當局預期全區僅2.4萬人口;東北新市鎮原規劃167公頃土地建屋,容納約13萬人,因為密度太低,政府已經備受批評;邊境2000公頃卻只住2.4萬人,政府怎樣向其他香港市民交代?


2008年政府就邊境禁區規劃諮詢公眾時,有原居民聲稱未來10年丁屋需求量增加10倍,甚至100倍,不知道政府是否相信原居民的「報大數」,結果劃作鄉村式發展的地帶,由原來的34公頃增至98公頃,其後再增加至110公頃。邊境鄉村範圍急速擴展,興建丁屋的土地,大大超逾環繞某認可鄉村周圍300呎的「認可鄉村範圍」,若全港642條鄉村都仿效邊境鄉村般膨脹,其他香港市民可使用的土地空間就會大大減少。政府以有限的土地,去滿足丁權無限的欲求,根本是養癰為患,政府擴大「村界」的做法,勢必把丁屋的潛在需求誘發出來,使特權問題更難解決。


沙頭角禁區6條村約半年前才開放,但是《明報》記者發現部分村落已經「大興土木」,沿舊關口有大量村屋興建,鄰近口岸的坦水坑村和山嘴村一帶,都有新村屋建成。這些村屋採用屋苑式設計,色調劃一,設車路入口,屋前有車位,據云有村屋業主放售,一幢索價高達1000萬元。據城規會資料紀錄,當初原居民要求政府開放禁區後擴大「鄉村式發展」土地,即增加丁屋用地,聲稱是要顧及原居民的自住需求,目前單就沙頭角村落的情况,不少原居民發展「地產」是真,自住是假,不但深化和擴大了原居民與其他香港居民的矛盾,開放之後的土地未得到最有效使用,政府則實際參與了整個不公平和不公義的操作。


政府絞盡腦汁開拓土地,包括填海造地等,填海勞師動衆,到土地可以使用是曠日持久的事,邊境2000公頃現成土地,只要經過規劃,就可以使用,政府捨此不由,使人懷疑缺乏土地建屋的說法,有多大真實性。本港有完備基建設施,相關工程人員不缺,只要有政策和決心,境內任何一幅地,兩三年間由「生地」變為有水、電、道路設施的「熟地」,並非不可能。


政府宿舍荒廢3至12年

若私人擁有早拆卸重建

近年,政府除了缺乏長遠規劃,連基本做法也顯得拉牛上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從《明報》報道3個政府宿舍荒廢的情况,或許可以解釋這種現象,乃官僚習氣所致。


這3處宿舍,是西營盤的已婚警察宿舍、觀塘和黃大仙的房署職員宿舍,分別已經丟空3至12年,這些宿舍,都坐落市區優質地段,政府既不拆卸重建,也不改建作其他居住用途,許多人卻無處安居,箇中呈現的巨大反差,使人氣憤。這3處宿舍若改建為住宅,有估計樓面面積約達80萬方呎,足夠興建1600個約500方呎的小型單位,可以解決5000名市民的居住問題。


這類荒屋荒地,記者只發現3處,以政府資產之豐厚,一定還有其他類似情况,政府應該全面清查,盡快訂定方案,做到地盡其用。事實上,這3處宿舍,特別是觀塘將軍澳道4號房署職員宿舍,已經荒廢12年,還要丟荒多久,政府總要有一個了斷,總不能永遠維持現狀吧!


這3個宿舍的業權若由私人擁有,早就拆卸重建,興建豪宅賺了大錢,以黃大仙房署宿舍為例,附近就建有剛入伙的現崇山,600餘呎單位的呎價高達1.1萬元。只有政府才會這樣漫不經心,難怪審計署的報告,一定會揭發部門浪費、敷衍失職之處。


另外,截至今年8月底,過去兩年多政府主動賣出46幅官地,只有3個項目已獲批施工紙,說明近年新樓動工量少的原因,與政府部門批出施工紙遲緩不無關係。這些都是官僚「製造」問題的例子。


本港土地資源珍貴,許多市民飽受置業安居困擾,對於政府是否善用土地,會倍加關注。就邊境土地使用和3處政府宿舍荒廢所暴露問題,政府有責任提供清楚說明或解釋,若有不妥善之處,政府要提出應對辦法,使市民知道政府真的在全力解決居住問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