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住宅土儲再縮水 「夠用兩年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9日 20:25
2012年10月29日 20:2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公布的「空置住宅官地圖」,經本報揭發後證明嚴重「發水」,本報並特別邀請兩名專業人士分析該圖則,估計真正可建住宅的面積,可能只得150公頃土地,比起政府評估的391.5公頃,足足少了超過六成;專家又預計這大為縮水的「住宅土儲」,只夠應付香港未來兩年多的房屋需求。


料可建11萬單位 大減六成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理工大學客席講師姚松炎分析政府圖則後說,根本沒有391.5公頃,估計只有150公頃官地可建住宅。姚松炎表示,他的假設是根據地積比率5倍、平均單位面積約700方呎計算。所以150公頃土地,大約只可建11.5萬個單位,若以本港每年公私營需求5萬個單位計算,意味政府手上的「住宅官地」,只夠本港「消耗」兩年多,也較原來的所謂391公頃「住宅地」可建30萬個單位、夠6年用,勁減逾六成。


事實上,391.5公頃土地相當於15個太古城的面積,若政府住宅土儲真如姚松炎推算一樣,大減至只剩150公頃,即意味政府手上住宅土儲,將由15個太古城減至只餘6個太古城。


姚松炎認為,政府圖則如此出錯實在難以置信,指樓價急升,社會正十分關注政府手上還有多少土地,現時政府公布這樣一個圖則,完全無助於社會討論。


推算「已相當寬鬆」 未計爭議地

姚表示,該圖則大部分空置住宅官地,都是極狹窄及斷斷續續,根本不能建樓,而他推算的150公頃住宅官地,其實已計算得相當寬鬆,因為他亦發現有不少地皮位於已建住宅的正前方,若重建,或會遇到區內居民強烈反對,但他計算的150公頃住宅官地,並沒有扣除這類地皮。他表示,150公頃住宅官地只夠香港使用兩年多,而全球先進的城市一般都為未來10年的土儲作出規劃。


工程師:大部分於屋苑邊難建樓

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分析政府的空置住宅官地圖後,批評圖則錯漏百出。蘇稱,首先,政府先表明該圖則已扣除4種不適合發展的類別,但同時又表示剩下的地皮也要視乎個別條件,才能決定可否建樓,此種表述方式會令市民感到十分混亂。蘇發現圖內大部分地皮都是位於屋苑邊緣,根本不可能建樓,推算只有大約190公頃土地可建住宅。


圖則誤導 倡撤回重繪

蘇耀坤估計,出現這些錯誤,可能由於政府某些紀錄不完善,加上主要依賴電腦分析繪圖,以及沒有委派足夠人手覆檢,但事件本身難以置信。由於這圖則誇大政府土儲及誤導市民,政府應撤回這圖則,重繪後再公布。


蘇耀坤表示,政府這次錯誤露出底牌,讓市民知道政府手上空置住宅地皮實在相當少,故建議政府除要加快覓地外,亦要考慮增加部分地皮的地積比率,以及加快舊區重建。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