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甘國臻﹕我們應否摒棄國民教育?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30日 06:35
2012年10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同意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這意味着,我們會否有這全新的學科,決定權就在學校手上。


來自學生、教師及家長團體的批評似乎得以平息,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0年提出學校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憧憬,亦暫時消失於香港的教育及政治議題上,但這是否代表國民教育就此終結?

事實上,自1997回歸後,國民教育其實已在香港悄悄推行,包括2001年課程改革中已經提出要培育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但當時未有引起很大迴響;以至特區政府支持本港學生北上交流、中國太空人及奧運金牌得主訪港等等,其實都是「軟銷」國民教育的方法,這種「軟性手法」毫無疑問將持續下去。


「軟性手法」將持續下去

今次事件引起社會極大的反彈,並非源於政府一直採用的「軟性手法」,而是一本名為《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教材,高度讚揚中國政治制度的各種好處。現時,特區政府任何與北京看似有關連的舉動,幾乎都會引起香港市民反彈,而這正是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香港,歷年面對任何可能破壞香港自治危機時所採取的做法,而這種反彈,亦非香港獨有。


放眼英美兩地,美國現時仍有不少南方州份的居民,至今仍然懸掛昔日南部邦聯的旗幟,因為地域的統一並未能夠把他們結合起來,反而其獨有的南方歷史及文化背景,突顯了他們與其他州份的差異。同樣地,英國公民教育只限於在英格蘭地區推行,因為其他地區的強烈本土價值觀,令公民教育難以在全國推行。


這正與香港的情况相同。作為中國一部分的香港,至今仍然保留強烈的本土價值觀。回歸以來,香港本土和國家之間在不同的問題上,早已出現各種各樣的張力,這些張力相信仍會持續下去。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為特區政府現時所面對眾多張力之一。


或許「國民教育」四字令人聯想到思想灌輸和政治宣傳,但事實上,新科目提出的具體課程,卻不一定會演化成「洗腦」內容。仔細分析,新學科着重個人發展,以及建立心繫國家、關懷中國歷史和成就的文化身分,內容亦可結合與《基本法》、民主、人權、法治、國家象徵等有關內容的政治議題。這都符合國際一貫做法,並不具爭議性。


相反,當局提出的課程指引,正正突顯討論爭議性課題之重要性,並且告誡老師,不應在課堂上迴避討論這些具爭議的問題。因為,這才可於課堂上引發出一個生動及熱烈的討論,這絕非「洗腦」。


真的有需要?

那麼,筆者想問,我們真的有需要設立這個國民教育科嗎?

雖然近期社會上看似瀰漫着一片強烈的本土意識,但始終社會對有關課題現時仍然未有系統性的研究,我們不妨參照於2009年所做,以香港14歲少年為對象的一項調查,受訪者(超過2000人)普遍對中國有很高的評價,他們肯定中國的種種成就,也深以中國為榮。在這群受訪學生中,有三分之一表示「願意為他的國家獻出生命」(以14歲的少年來說,有這個愛國情操已很不錯),但仍有許多受訪者把個人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同樣地,對於只有14歲的學生,我們豈能要求太高呢?)。另一方面,他們最喜愛的地標是萬里長城,而不是維多利亞港或山頂。凡此種種,均流露出這群年輕人的愛國之情,可以說是文化上的「親中」。


另一項對本港15歲學生的調查顯示,他們對民主的支持較1999年時同齡的學生為高。相較之下,他們更加信任法院,但同時他們對區議會和政黨的信任程度則有下降趨勢。當中雖然原因未明,但卻可見,香港市民對於本地的政黨和政客有所懷疑。15歲的學生已表現出有能力作以上判斷,由此可見,他們十分留意本地的政治局勢。


事實上,時至今日,很難想像會有一個社會還可以不積極裝備年輕人以配合未來社會的需要。要裝備他們,便要幫助他們從書本堆中走出來,將注意力轉移至關心他人需要、放眼社會及構建他們理想的未來。


對香港而言,這項工作尤其重要。因為香港一直講求實際、金錢掛帥及着重經濟發展。培育學生批判思考、發揮創意、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技巧,以至培養團隊精神,都是良好的公民教育課程應達至的重要成果。


與此同時,年輕公民如要捍衛民主政治體制,他們必須先清楚了解及明白民主的重要性。故此,教師必須作好充分準備開展公民教育,學校本身就是培育學生成為良好公民最適合的地方,社會亦須提供這個學習的機會給他們。


我們對學校有很大的期望——但有何不可?學校亦應對學生設較高的期望,無論是數學科或是公民科。


令所有莘莘學子都能夠成為熱心和積極的公民,是我們對學校和學生的最大期望,這正正是公民教育(國民教育亦涵蓋其中)的重要使命。由現在起,學校應擔起培育熱心和積極公民的責任,而社會亦應全力支持這項重要任命。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總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