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海外輿論最關心的莫過於高層人事變動。從十六大以來的中共最高領導層換屆來看,已形成一些不成文慣例,盡早將這些慣例制度化則是北京多名受訪學者的共同呼籲。
高層領導晉升4特點
對於中共選拔高層領導幹部的特點,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總結了四點:
一、重視台階,「一般都要一步一個台階,如習近平,幾乎每一個行政台階都走過,極少越過台階」;
二、重視政績,在從政期間有重要建樹;
三、重視民主推薦,十七大開幕前的2007年6月25日下午,包括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在內的400多名中共重要領導幹部在京西賓館推薦新一屆政治局委員候選人,習近平、李克強等新進入政治局的領導人,就與那次推薦得票多有直接關係;
四、注重群眾公認,「也許幾個候選人都很優秀,資歷差不多,也都有政績,但真正上位的往往是不太有負面傳聞的」。
謝春濤認為,中共十八大的新老交替規模將比十六大更大。「中共十六大時,領導班子進行了整體性的新老交替,是此前從未有過的。大會開完後,網絡民意好評如潮」。
對於領導班子換屆的一些良好做法,謝春濤覺得應逐步制度化。「我們現在有一些慣例,但黨章並未有明確規定。」按照憲法,國家主席任期不能超過兩屆。從江澤民開始,中共總書記同時擔任國家主席,國家主席有任期限制,總書記實際上也有任期限制了,像這樣的做法可在黨章中明文規定。
另外,「七上八下」(67歲留任,68歲退休)的慣例從喬石開始,李瑞環、曾慶紅等退休多是遵從此慣例。「這些進步都是明顯的,此類做法都可以進一步制度化。」
對於將交班慣例制度化,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的態度更為急迫。「權力交替沒有制度化,遲早會走不下去。」汪認為,過去高層權力交接是靠領導人個人魅力,如由毛澤東、鄧小平等人指定接班人,但十六大以後,江澤民、胡錦濤都無指定接班人。現在處於沒有政治強人的時代,就只能靠機制,制度化。
「目前所謂的副部級60歲、正部級65歲退休,政治局常委68歲『一刀切』,這都屬於不是辦法的辦法,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十八大召開前,關於常委人數、人選的傳言如此激烈,就說明很難。十八大或許還能堅持,但以後權力交接會愈來愈困難,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盡早法制化、制度化。」
人大政協勿成「退休區」
十八大召開前,海外輿論對於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前中共領導人的言行分外關注,並有多個解讀版本。汪玉凱認為,諸多猜測也是因為權力交班沒有形成法定規則,希望中共能夠通過十八大徹底破除這一格局。他還認為,「不能把人大、政協當成官員、領導幹部退下來的『退休區』。人大代表要相對專業化,在產生過程中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多年研究大部制改革的汪玉凱還提出檢察、審計等機構不一定放在政府內部,而要發揮人大的相關作用,「在權力交替上形成四大權力架構的相互制衡,以防止大決策失誤」。
鄧首道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