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分享﹕三大考試認受度彈性大不同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7日 20:35
2012年11月07日 20: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孩子學普通話一本通》的作者黃安娜,有十多年教授普通話的經驗,學生從4歲到40歲。「不少家長為了孩子入讀好小學,希望取得普通話證書,以證明孩子的能力。」現時針對幼兒普通話的水平測試主要有GAPSK、KPCC和YPC,黃安娜表示有些幼稚園會為學生揀選報讀指定的考試,若家長自行報讀,宜因應孩子的水平,揀選適合的考試。「KPCC歷史最久,相對地認受度高,而考試時間短,形式頗輕鬆,適合怕考試模式、長時間與陌生人獨處的孩子報考;而GAPSK今年才推出針對幼稚園生的考試,但基於過往中、小學的考試,亦具有相當經驗;YPC則考試模式較簡單,可安排個別應考,考試時間靈活。」


在家溫習三招

除了為孩子報讀普通話興趣班外,黃安娜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亦可營造學習普通話的語境。


1)讀百科辭典

爸媽可利用印有繽紛圖片的辭典,並揀選孩子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事物,例如交通工具、食物等,跟孩子讀詞語的普通話拼音,兼可當作互動親子活動。


2)多聽故事

如果爸媽的普通話水平不俗,可多用普通話讀故事。家長不必配合標有拼音、聲韻的兒童故事書,因為幼兒還未懂認字和拼音,即管揀選有趣的圖書。


3)播放兒歌

除了常播放經典的《三字經》、唐詩外,家長可找更多元的普通話兒歌。例如到圖書館找尋台灣出版的童話歌集,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細選容易琅琅上口的兒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