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每年冬季,候鳥南遷,香港米埔內后海灣便會有過百種候鳥到此避寒。香港濕地公園由本月開始至明年3月,舉辦每年一度的觀鳥節,今年以10種「長腿水鳥」當主角,包括瀕危的黑臉琵鷺,介紹牠們的外觀特徵和獵食方法等。
每年有2260長腿水鳥來港
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統計,每年寒冬均有近240種候鳥在濕地公園出現,其中65種被歸類為「長腿水鳥」,自2003至2011年,平均每年就有近2260隻長腿水鳥到港避寒。
顧名思義,長腿水鳥都擁有幼長的雙足、長長的嘴巴,方便牠們在淺灘中覓食,另外,身軀短小的黑翅長腳鷸,擁有一對長近50厘米、鮮紅的長腿,讓牠得以站在水深30厘米的湖灘中捕捉蚯蚓。至於黑臉琵鷺和蒼鷺,憑藉牠們的龐大身形,多能在較深水的位置捕捉魚蝦。
除了依靠長腿,水鳥的嘴巴形態都幫助他們以不同方法覓食。嘴巴向上翹的反嘴鷸,會將嘴巴探入水中不停撥動,挑出水中昆蟲;相反,嘴巴向下微彎呈鈎狀的白腰杓鷸,則會鑽入泥潭中啄食泥中的軟體動物如蚯蚓。
與摺紙社合作 展水鳥形態
濕地公園教育及社區服務經理鄭翠如表示,現時香港於秋冬之間,估計到12月至1月進入冬季,將有更多候鳥南遷到港,屆時場面將更壯觀。濕地公園亦與香港摺紙社合作,透過摺紙技藝,呈現水鳥的形態。位於天水圍的濕地公園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開放,逢周二休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