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減息潮美QE拖累 外匯套息交易回報跌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4日 21:35
2012年11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外匯市場波幅雖降低,但主要貨幣息差收窄,導致以往被視為容易賺錢的套息交易(Carry Trade)風險上升,反映套息交易回報的瑞銀V24套息指數,跌至去年底以來最低,顯示藉套息交易賺取的利潤顯著減少,同時QE3後美元不跌反升,加上巴西雷亞爾等高息貨幣的表現欠佳,令外匯套息交易更難獲利。


所謂套息交易,即投資者借入低息貨幣,把資金用來購買高息貨幣,藉此賺取兩者的息差。現時最熱門的外匯套息交易組合,包括沽歐元買墨西哥披索、沽歐元買瑞典克朗,以及沽日圓買澳元。套息交易的成功關鍵,在於套息交易組合的匯價穩定,以及貨幣維持穩定的息差,才有利可圖。


主要貨幣息差收窄

以沽日圓買澳元為例,澳元息口為3.25厘,日圓的息口接近零,若日圓兌澳元匯價不變,未計算交易成本,1年便可賺取近3.25厘的息差,若澳元匯價上升,更可賺取匯價利潤;反之,若日圓匯價轉強,則蠶食息差利潤,一旦升幅超過息差的利潤,便要蒙受損失。


最新摩通G7外匯波動指數跌至7.36%,為5年來最低水平,這個波動指數數字愈低,即G7貨幣的表現愈穩定,本應有助進行套息交易,但反映套息交易回報的瑞銀V24套息指數,卻跌至去年底以來最低,報427點,遠差過2010年4月創下的的538點高位(見圖1),顯示套息交易回報在最近兩年持續收窄。由於外匯市場波幅收窄,連帶外匯的投機活動也減少,英國ICAP外匯交易平台的數據顯示,上月外匯投機的交易金額按年下跌46%。


QE3助美元強勢 衝擊套息

外匯市場穩定,但套息交易回報卻收縮,主因是各國央行都採取低息策略,希望壓低匯價改善出口,令貨幣息差收窄。現時在全球8大主要央行中,6間央行的基準息率都是低於1厘,高息貨幣如澳元及巴西雷亞爾亦先後減息,澳洲息口已是3年來最低,逼近金融海嘯時水平;巴西央行今年亦連續10次減息至歷史新低。數據顯示,現時G10國家(G7再加比荷瑞典3國)貨幣3個月的平均絕對息差再次回落,僅得1厘水平(見圖2),顯著低於金融海嘯前的2厘水平,亦對套息交易策略造成壓力。換言之,若貨幣波幅在3個月內超過1%,便容易令套息交易蒙受損失。


另外,美元在聯儲局推出QE3下,仍維持強勁走勢,對套息交易活動造成衝擊。根據彭博社的資料,巴西雷亞爾的息口雖達7.25厘,但由於美匯走勢強勁,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價較今年2月急挫了21%,若今年初投資者開始沽美元買雷亞爾的套息交易,要承受3.5%的損失;若選擇沽美元買南非蘭特,也要輸3.9%,顯示套息交易並非穩賺不賠。


沽日圓買澳元仍錄逾8%利潤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套息交易回報有下跌迹象,但整體外匯套息交易仍是有利可圖,自2009年第2季起,以美元計算,G10貨幣非槓桿的整體套息交易有4.9%回報,若以歐元計則賺9.4%。另外,個別外匯套息交易組合例如沽日圓買澳元的策略仍然有效,今年錄得超過8%的利潤,要推論外匯套息交易時代終結,仍言之尚早。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