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馬傑偉:李旺陽事件後 民調有價值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4日 06:35
2012年1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大的港人身分認同調查始於1996年,負責調查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表示,在過渡期,香港實行與中國不同的體制,香港人要理解自己是中國人、理解中港兩個體制的互動,在這特定時空做身分認同民調是有價值的,故不應拿訪問北京人是否中國人來相提並論。


過渡期後曾考慮停做

他又說,過了過渡期,中港體制已一體化,在2008年,內地的負面新聞沒那麼多,那時港人對國旗、國歌的評價很高,對解放軍印象也很好,他曾一度認為民調毋須繼續做下去。但到了2010年、2012年,內地人權被踐踏的新聞增加,今年更有李旺陽事件、反國教科事件,加上港人近距離接觸內地中國人,令自認是「香港人」的比率創新高,所以調查仍有價值做下去。


20多指標量度價值觀

馬傑偉重申,民調採用10多個文化情緒標記,以及20多個指標量度香港人的價值觀,如重視新聞自由,重視私隱、平等機會,也包括商業價值如上進、是否醒目等,以及普世價值觀來量度香港人自我評價,以及對內地中國人的印象,他指一般的民調不會花如此多工夫,又認為應以平常心看待民調數字的變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