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屆中常委公開亮相,紛擾已久的權鬥暫告一段落。此前高層人事版本花樣層出,頗類橋牌叫牌過程。自鄧小平以降,中共高層歷來不乏橋藝高手,此次博弈各方以虛叫、蓋叫、阻擊叫等手法反覆競叫,最終達成妥協,維持滬幫、太子黨、團派共治格局。常委名單顯示團派人事佈局受挫,汪洋、李源潮出局,僅餘李克強一席。
十年不政改,團派自嘗苦果。胡氏以平平才具勉任黨首,早萌退意,留任軍委主席殆非初衷,此前軍方人事佈局已有先兆。裸退中斷了退休普通黨員執掌軍權的陋規,是胡對政改的最大貢獻,政治遺產意義或超過科學發展觀。
一部分人先民主?
本次中委換屆差額選舉被宣傳為「黨內民主」,而黨代表「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的產生方式,從源頭上就不像真民主,代表只是表決機器零部件。換屆猶如物業管理公司改組董事會,廣大業主(國民)們數年前早知習、李篤定入主董事會,而自己卻無權選擇物業公司。這種「一部分人先民主」的神話,堪與鄧小平「一部分人先富」的忽悠相媲美。
習近平能做什麼?
相信今後「政改」仍為官場時髦話語。至於能否兌現,則已有「胡溫新政」無疾而終、溫家寶多次呼籲政改一事無成之先例。
近年體制內一直有說法:「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擔心啟動政改會加速崩盤,此即維穩思維之由來。體制內無論改革派還是保守派,其共同底線為中共永遠執政。目前央企國企掌門皆為太子黨,習若改革就須得罪自己的權力基礎,且冒比胡耀邦、趙紫陽更大的政治風險。除非爭取到民眾支持,否則關門政改很難成功。
歷史會加速嗎?
政治報告作出了十年人均收入翻番的承諾,有網民貼出過去十年間中國農民收入比較表:2000年人均年收入6000元,可買4頭牛;2010年人均年收入翻番至1.2萬元,僅買得起一頭牛。未來的「民生換民主」或因經濟下滑而籌碼不足,增發鈔票也只是紙面富貴。
歷史經驗證明,逮捕「四人幫」和改革開放,避免了毛澤東死後的崩盤,令政權延年益壽。十八大僵化的政治報告和黨章修訂版本,使不少人放棄了對體制的最後期待。當下人心思變,國人或移民,或翹首以待。如果未來習、李仍在兩代太上皇身影下跳舞,社會分化必將加劇。若官方與民間和解共存的基礎最終消失,則偶發事件導致崩盤的風險大增。
沒有科學的歷史觀,不會有科學的發展觀;喪失歷史感的同時,也就喪失了現實感。中共十八大的閉幕,可能是另一歷史進程的開始。
作者是內地獨立歷史學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