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後阿拉伯之春 中東局勢變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7日 06:35
2012年11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阿拉伯之春」令中東局勢生變,自2007年起控制加沙地帶的巴人武裝組織哈馬斯,亦由美國定性的「恐怖主義組織」,成了一股獲得埃及、卡塔爾、土耳其等地區霸主支持的力量。分析認為今趟加沙危機,既是哈馬斯測試與盟友關係的機會,也是對埃及新當政的穆斯林兄弟會如何平衡政治理念與現實需求的考驗。


哈馬斯「試水溫」

國際危機組織以巴專家思羅爾(Nathan Thrall)指出,今次加沙交火,聲援哈馬斯最落力的不是舊盟友如伊朗、敍利亞和黎巴嫩真主黨,反而是埃及和卡塔爾,顯示中東地區的形勢自阿拉伯之春後已起變化。


去年好些變天國家如埃及,新興伊斯蘭勢力均較舊政府關注巴勒斯坦人的處境,令備受逼迫的哈馬斯組織得以乘機重新定位,爭取中東國家乃至國際的更大認同,逐漸重振旗鼓和儲備武器彈藥。從哈馬斯周三起可以一鼓作氣連環發炮反擊,甚至動用了射程達75公里的「黎明5」型火箭炮,足以顯示它已獲得先進武備支援。


這一年間,因為哈馬斯與穆斯林兄弟會的同源關係,其領袖得以訪問新埃及,約旦也可藉它紓緩國內的反政府穆斯林兄弟會的不滿。哈馬斯為着本身政治利益,也開始疏遠敘利亞和伊朗。例如它講明不支持現大馬士革政府,贏得卡塔爾和歐美好感。卡塔爾元首10月底剛訪問過加沙,答應提供2.5億美元重建援助,擺明意在削弱敘利亞與伊朗對哈馬斯的影響。有分析家懷疑,哈馬斯是故意令加沙局勢升級的,其一原因就是探究它與埃及乃至伊斯蘭世界盟友的交情有多深,可否爭取到更大支持。


埃總統受政治考驗

在這當下,埃及新總統穆爾西卻陷兩難。他既要順應支援巴人的民情,但也得維持埃及與以色列的和平關係,以確保歐美繼續提供援助。所以,他暫時唯能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人道援助傷者和提出口頭警告,卻未敢輕言出兵支持,以免覆水難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