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小川:人行首要防通脹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8日 06:35
2012年1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於「十八大」後首次出席公開論壇,外界預期周小川在明年三月將從逾10年的崗位退下。他在論譠上總結了十年央行行長經驗,指出中國經濟有轉軌特徵,容易傾向於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始終是比較大的風險,寄語未來「接班人」首要還是防範通脹。學者分析,周小川言論旨在告誡接班人,未來貨幣政策的重點不應過度寬鬆。


分析:旨在告誡接班人

美國推新一輪量寬(QE3)後,熱錢持續流入大中華地區背景下,周小川表示從中國來講,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復蘇比較早,復蘇仍比較成功,但還有一個負面經驗,就是經濟可能比較快的又進入過熱。他認為中國有條件,也有必要率先引入宏觀審慎調節框架,進度可比別人快,並需要「逆周期」的調節,他比喻此舉豐富了其貨幣政策「工具箱」。


內地經濟易過熱

在昨日北京舉行的財新峰會上,周小川還分析新世紀以來中國貨幣政策的一個特點,是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存在過熱的衝動,所以貨幣政策始終要強調防止通脹。周小川「開宗明義」指出,內地貨幣政策制定是採取四大目標,首要是保持低通脹、第二是推動經濟合理增長,第三是保持較充分的就業、第四是維護國際收支平衡


被國際傳媒稱為「人民幣先生」的周小川今年已64歲,按慣例部級官員退休年齡是65歲,他於上周召開的「十八大」未有再當選中央委員,所以被外界視為會快將卸任,他亦透露了「交班」的三大心法,指在應對當前「波譎雲詭」國際金融危機時,要做到「快速反應、力度充分、適時退出」。


傳授交班「三心法」

周小川表示:「外部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特別是2008年9、10月份危機深化,金融市場崩潰,在這種情况下宏觀調控措施應該表現出果斷,出台要及時,不能拖拖拉拉」他指即「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但大力度的防範危機的這種調控,叫「凡藥三分毒」,吃藥肯定有一點副作用,為防止副作用後面的展現,他亦強調適時退出。


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周小川寄言首要防範通脹,強調內地能先穩定通脹,才能達到「穩中求進」的目標。他認為,內地本身經濟穩定,才能有助未來10年金融改革「重中之重」的「人民幣國際化」推展,有利的社會環境,才可推動銀行、利率自由化及匯率雙向浮動等改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