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視障者合演音樂劇 表達殘而不缺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8日 21:35
2012年11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群來自失明人互聯會、熱愛表演的視障人士,忽發奇想要演出音樂劇,其中僅餘一成視力的男主角李軒會同時處理「唱歌、彈琴、演奏」3項元素,可謂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演員互動配合具挑戰性,編劇亦遇上大難題,因視力正常的編劇不理解視障人士生活,只能寫出當中的痛苦;幸得熱心社工幫助,終寫出《音階起跌》一劇,展現視障人士殘而不缺的一生。


一向只作鋼琴演奏、飾演視障人士音樂劇《音階起跌》成年版男主角的視障音樂家李軒認為,演出音樂劇對他來說是大挑戰,因他需要同時兼顧鋼琴演奏、歌唱、走位及演戲。自小只餘一成視力的他,習琴時要把琴譜放大,但閱譜仍非常吃力,比健全人士花更大氣力。


導演悉心安排走位互動

除了習琴難度,處理音樂劇其他元素亦難。他指出,導演要悉心安排以編出既具互動性,又適合視障人士的步法,但在走位移動上仍比一般音樂劇少;揣摩如何演繹角色的神髓及處理演員互動上,亦要導演花心機協助。他慶幸得遇上耐心的導演,方能處理音樂劇各種元素。


「視障人士生活上都有好多開心的事發生。」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社工、音樂劇「音階起跌」監製何淑雯指出,自從8個月前構思視障人士音樂劇,找過數名專業編劇,但他們都對視障人士不理解,以為視障者生活痛苦,只寫悲慘劇本,無法帶出正面信息,最終決定親自執筆,終在專業編劇協助下寫好劇本。


取材70年代視障人士經歷

音樂劇共有10多名視障人士作參與幕前演出,取材自1970年代不少視障人士的共同經歷,男主角8歲時因高燒失去視力,但因家貧及父母無力照顧,主角被送進孤兒院,幸熱愛音樂的主角在孤兒院院長護理及悉心指導下,透過音樂找到人生的意義,終成為出色的音樂家。故事主體雖是動人的奮鬥,但何淑雯表示,在過程中有很多「笑位」,以表達視障人士能活出殘而不缺的美好人生。該音樂劇於明年元旦日於青年廣場Y綜藝館演出,有興趣巿民12月1日起可於城巿電腦售票網購票。


明報記者 曾安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