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廚餘廠流標 勢多7萬噸垃圾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9日 06:35
2012年1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全港首座位於大嶼山小蠔灣的廚餘廠,自去年11月截標,至今已1年,但政府仍未完成招標。環保署解釋,由於投標價格遠高於預算的4.89億元,因此取消了招標工作,現時正研究降低建造成本及營運費用的措施,之後會重新招標。浸大生物學者黃煥忠推算,廚餘廠最少押後一年落成,即最快2015年,其間將有額外7.3萬公噸廚餘被運往堆填區,堆填區會加快爆滿。最壞情况是政府無法降低廚餘廠的建造成本,無法吸引承建商入標,令廚餘廠落成無期。


他說,本港實施垃圾徵費基礎薄弱,既缺乏大型廢物處理設施如廚餘廠,政府又遲遲未公布長遠減廢藍圖,小蠔灣廚餘廠一日未能投入運作,政府難以說服公眾推行垃圾徵費。


招標價遠超預算

環保署回覆本報查詢時,未有回應小蠔灣廚餘廠落成及運作時間,只表示「將會為項目重新招標」。政府於2007年提出於小蠔灣興建廚餘廠,原定2011年動工,2013/14年完成,但前環境局長邱騰華今年6月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小蠔灣廚餘廠需要再招標,目標是2015年投入運作;另一間位於北區沙嶺的廚餘廠,預期明年中才完成環評,目標是2017年落成,兩間廚餘廠每日合共處理500公噸的工商業廚餘。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該署網頁原本列出廚餘廠於2015年落成,最近遭刪去。他擔心廚餘廠落成無期,單靠社區自發回收廚餘,僅佔全港生產廚餘量極小比例,亦未有垃圾徵費配合,成效有限。


學者促降門檻

浸大黃煥忠教授表示,近年物價不斷上升,政府應盡快再就小蠔灣廚餘廠招標,以免拖延太久,無法壓縮工程費用,需要再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耗時更長。


他分析,政府以「設計、興建及經營」的方式招標興建廚餘廠,相信加入了較「辣」的條款,如承辦商每年回收廚餘量不可低於指定重量,以及規定部分循環再造的堆肥供應本港市場等,以確保廚餘廠表現理想,變相提高入場門檻,承建商投標價格會較正常高,以保障自身利益,因此首輪招標價格遠超政府預算。若不降低門檻,將打擊承建商投標意欲。


明報記者 馬耀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