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解讀新領導層 發掘投資亮點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9日 06:35
2012年1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新領導層塵埃落定,預計政策層面短期不會有重大變化,催化劑欠奉,加上美國財政懸崖仍未解決,中東局勢不穩,面對內外交困,港股短線料將受到考驗。趁着市况不明,本期《股市攻略》為大家解讀新班子及中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的「宣示」,從中發掘中線投資亮點,作出長遠部署。新股市場重開,趕年底前上市的絡繹不絕,芸芸新股中重磅的人保集團(1339),投資價值如何?且看下文剖析。


中央新一屆領導層登場,對於經濟方面發展,市場有多項關注的重點。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人數由9名減至7名,此舉令最高權力更加集中,有利提高決策效率,有助推動改革。不過,新常委平均年齡較大,又未能引入改革派人士,令人擔心路線偏向保守,會對政治改革造成阻礙,同時5年後換屆,大部分常委退休,高層換班能否平穩交接存在隱憂。不過,從另一角度看,正因為政治改革難行,新班子可能更能集中處理較易取得共識的經濟工作,對經濟及投資並非是一件壞事。


致力改善民生 成工作重點

事實上,習近平在上任後首次演說中,就花了大量篇幅談到民生,政改着墨不多。據統計在其約1500字講話中,「人民」兩字便出現了19次,並表明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視作主政目標,列出人民多種期盼,包括要有更好教育、工作、收入、社會保障、醫療衞生服務、居住及環境等方面,也成為中央工作重點,配合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消費、保障、醫療、基建及新能源等,皆會成為長遠投資亮點。


結構性改革 料須等至明年末季

值得留意的,是習近平提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意味着要切實推進工作,必先要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貪污腐敗及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市場認為,中央委任王岐山轉任中紀委書記,便是希望藉其豐富財金經驗及強悍作風治理貪腐問題,此誓會引起市場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利短期投資氣氛。


此外,近月內地經濟有回穩迹象,新一屆領導人要到明年3月兩會後才全面接班,預計短期內推出重大新政策的機會不大,即使今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料也只會重申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至於經濟要有結構性改革,最快可能要待明年第4季召開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屆時才有望出現真正利好股市催化劑。


明報記者 謝偉龍、崔競文、劉思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