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昨日舉辦首屆馬拉松比賽,約2萬人參加,不少市民前往觀看,城內主幹道東風路等封閉半日。有香港團隊赴穗參賽,認為廣州首屆馬拉松超出預期,對廣州城市形象亦有改觀,但也有跑手認為安保太緊張,連親友都不能到終點加油助威。
心急起步 選手「跨欄」
昨日的馬拉松賽分為全程42公里、半程20公里、10公里和5公里等賽項,其中前兩項限額5000人。比賽於早上7時半開始,起點設在廣州地標花城廣場,途經中山紀念堂等廣州景點。不少本地市民攜同一家大小參加短途賽事,然而場地標示不足,不少跑手找不到存包處、登記處和起點;在起點處,萬計人擠得「人貼人」,需要不時停下等待前面人流跑開後才能起步;由於現場用鐵馬架出幾條長隊,有後排心急者為求盡快起步,要學劉翔「跨欄」。
本港的樂華長跑會此次派出46名跑手參加全程、半程賽事,會長方德順說,「雖然是第一次搞,但追得上國際水平」。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都市令人心嚮往之,馬拉松獎金也更高,但香港山路較多,天氣不穩,他更喜歡在內地比賽。此次參賽令他對廣州印象改變,「以前都覺得亂七八糟,現在覺得很有秩序,工作人員友善,市容漂亮,進步很大」,下一屆還會繼續參與。另外幾名跑手亦補充,「如果一個城市要稱自己為國際大都市,那就一定要有馬拉松,沒有馬拉松的城市叫什麼馬拉松」,認為廣州對馬拉松的歡迎,體現出其城市文化的「開放和容忍」。
不准守終點 親友怨安保
昨日沿途安保嚴密,終點處海心沙架起重重鐵馬。來自本港的朱氏夫婦都是馬拉松愛好者,朱太每次都伴在丈夫左右為他加油,但昨日丈夫跑畢全程,她卻只能在終點外兩公里等候,連丈夫衝線的風姿也未能一瞥。她坦言,組織者對安全緊張過度,「從來馬拉松比賽都應該在終點位置讓一些觀眾加油,參賽者聽到有人幫他加油,人都會精神點,現在卻獨自跑完全程,還要走兩公里才見到親人,你說多落寞?」
明報記者 楊歡 廣州報道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