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競爭力降 法前景堪憂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21日 06:35
2012年11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法國遭穆迪降級,恰巧最新一期《經濟學人》發表長達14頁的特別報告,把法國批評得體無完膚,稱法國已成「歐洲心臟的定時炸彈」,直指政府「大花筒」、經濟漸失競爭力,以及缺乏新的大型企業,這3大問題正令奧朗德政府慢慢走向危機。法國財長莫斯科維奇則在《金融時報》還擊稱,法國不是歐洲病夫。


《經濟學人》狠批法國政府公共開支佔GDP差不多高達57%,較德國高出10個百分點,又奉行「大政府」主義,公務員比例遠高於歐洲平均數,每千居民便聘有90名公務員,遠高於德國的50人,法國有22%的勞動人口都是公務員。自1974年起,法國政府便再沒試過收支平衡,每年都是發債維持政府開支,並引用銀行家貝柏樂(Michel Pebereau)在2005年的報告,指法國過往25年每次面臨經濟問題,都是靠增加政府開支解決。


靠舊有大企業「吃老本」

除指責法國政府揮霍無度,《經濟學人》亦批評法國經濟漸失競爭力,根據歐盟數據,在2005至2010年間,法國出口佔世界總出口的比例下跌近兩成,是希臘之外最差的歐元國,顯示法國貨逐漸在世界失去吸引力,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排名跌至21,也差於第6的德國及排第9的英國。


更令人擔心的是,由於企業必須為員工繳付高昂的社會保障,佔勞動成本近三成,冠絕歐元區,企業為了逃避繳付高昂的社會保障,被迫把員工的數目控制在49人或以下,法國企業平均僅僱有14人,令法國缺乏新的大企業,與別國公司競爭,僅能靠舊有的大企業「吃老本」,但無法在科網等新領域分一杯羹,凡此種種都不利經濟發展。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