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院一項調查指出,港人對新移民觀感負面,一半受訪者認為應減少本港新移民數目;逾半人認為新移民來港後享用本地福利多於貢獻,而持相反意見者僅得2.9%。負責調查的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估計,港人對新移民「先入為主」過於主觀,建議政府多做政策研究,以及加強教育。
調查由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策劃,委託港大民意調查計劃於2月9日至11日期間,以電話訪問1024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了解他們對新移民的態度,以及新移民對本港經濟的影響。結果發現50.6%受訪者認為,應減少本港新移民人數;另52.8%港人指出,新移民享用本港福利多於貢獻,僅2.9%人持相反意見,認為新移民享用福利和貢獻比例相若者則有38.8%。
學者籲政府研政策化誤解
周基利認為,結果反映港人對新移民持負面態度,認為新移民影響本港經濟,例如有46.7%受訪者認為新移民拉低平均工資,比反對此說法者多近7個百分點(見表)。同時只有39.5%人認為新移民影響本港經濟,反對者則多達44%。
周基利分析指出,數據反映港人對新移民的感覺過於主觀,以及對新移民存在負面觀感,因為部分選項不是事實,但仍有大量港人認同。他擔心長此下去會加劇中港矛盾,影響新移民下一代融入香港社會,建議政府應就此展開政策研究,以消除港人對他們的誤解,並加強教育。
團體稱沒「搶資源」問題
專門協助新移民的新家園協會幹事傅冰認為,港人對新移民的負面觀感只是誤解。他舉例,新移民雖是「港人」,但他們要居港滿7年才可享受本港福利,因此不存在「搶資源」問題。根據他的經驗,近年港人對新移民認識增加,觀感漸趨正面,而問卷無法反映雙非孕婦湧港產子、自由行等議題有否影響港人對新移民的觀感,認為調查不能完全反映實况。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