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當一家公司在1年內換了4個行政總裁(CEO),就猶如患上精神分裂症;像雅虎,連自己是媒體公司還是科技公司也弄不清楚,但雅虎並不孤單,很多新CEO的任期都不超過兩年。很明顯,在這些公司的傳承過程中,一定有一些問題。
任命適當人選出任CEO,是董事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但有獵頭公司進行的全球調查指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該公司的董事會已準備好應付其CEO離職。
根據我作為董事會成員和顧問的經驗,董事會未準備好應付CEO傳承問題,甚或將之弄糟,一般有6個原因。
陷阱1
董事會與行業脫節
當董事會不明白公司的DNA和商業模式,以及該行業的狀况,它就不可能有意義地搜尋人才,就像雅虎的董事會。
當雅虎創辦人及前CEO楊致遠拒絕了微軟的收購建議,以為雅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之後,他被迫辭職。新任CEO Carol Bartz和主席Roy Bostock試圖重新尋找投資伙伴,以進行媒體併購,但市場對此卻不感興趣。
然後,激進投資者Daniel Loeb入股雅虎,解僱了Bartz和Bostock,聘請了Marissa Mayer出任CEO,並宣布雅虎是一家科技公司。雅虎的未來現在取決於一名激進投資者和他的追隨者。
當董事會與行業脫節,它甚至不能確定,應該從內部提升,還是從外間聘請CEO。
我見過一些情形,董事會不明白,甚至毫不了解公司的文化,從外間請來的CEO的領導風格與該公司所需的完全大相逕庭;又或者毫不明白要穩定公司,應該在日常運作中提高效率,增加利潤,而不是只顧擴大營業額。在這種情形下,若能找到合適人選出任CEO,也是純粹撞彩。
Paul Strebel
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
榮譽教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