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沙田尖山隧道前晚發生客貨車撞壆飛撞收費亭後起火奪命車禍,本報發現至少3條隧道收費亭石壆有較高潛在危險,如尖山隧道和香港仔隧道的斜台式石壆,可能成為輕型車輛的「炮彈飛車跳台」釀成嚴重車禍;另西隧採用的銳角式石壆,更可能在車禍劏開車輛。有工程師促請當局考慮隧道使用更安全的風琴式防撞欄。路政署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但重申會適時檢討。
工程師促轉用風琴式防撞欄
沙田青沙公路尖山隧道前晚9時30分,一輛客貨車在沙田收費廣場前疑入錯線扭軚,失控撞上收費亭前斜台式石壆,如炮彈飛車撞上收費亭,貨車迅速起火,司機何光威(36歲)被困車內活活燒死。警方表示,意外成因仍在調查,包括肇事貨車為何迅速起火。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推算,意外時貨車時速70公里衝力達3.5至4噸,惟駛過收費亭車速一般不會高於50公里,推測司機當時可能打瞌睡或有隱疾。
本報巡查及審視10條收費隧道,專家指其中至少6條有安全隱憂。其中肇事的尖山隧道和香港仔隧道均使用斜台式石壆,輕型車若失控剷上可能變炮彈飛車;西隧的銳角形石壆則屬10條隧道中最危險的,有可能劏開肇禍車輛;城門隧道、東隧和紅隧的圓柱式石壆雖可保障收費亭職員,卻可能加重車禍駕駛者的傷勢。
西隧銳角式石壆最危險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解釋,尖山隧道斜台石壆愈接近收費亭石壆愈高,設計對輕型車輛保護作用較小,因斜台未必能迅速減慢車速,加上前晚天雨路滑,故出現嚴重車禍。盧覺強亦稱,斜台作用在於減慢車速,但若不成功便會直撞收費亭。
盧覺強和李耀培均促政府考慮在隧道收費亭加裝風琴式防撞欄,李指出,風琴式防撞欄可吸收衝力,既能保護收費亭內職員,也可減低車速保護司機,惟這種防撞欄約值10萬元,較一般防撞欄貴約3倍。據本報資料,以往不少涉斜台的高速公路車禍,自引入風琴式防撞欄後類似意外即大減。
李耀培補充,斜台式石壆對重型車保護則足夠。至於圓柱式石壆,李耀培及盧覺強均認為可保護收費亭內職員,但不能卸力,或令直撞圓柱的司機重傷。
路政署:適時檢討安全設計
路政署發言人表示,現有石壆設計旨在抵消部分衝擊力,當局會因應需要,適時檢討各項安全設計;肇事的青沙公路收費亭前設有多項措施,包括安全石壆及石壆前的交通圓筒。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