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梁愛詩女士,白色恐怖不是你有白頭髮我們才覺恐怖,而是不知你背後代表幾多潛在的利益、權鬥,不知道你是個人或是代表中央放汽球、試水溫,更重要的是,你作為前任律政司長,發表和特區市民對法治認知有極大誤差的發言,當然引起社會的關注。
不過,出席立法會的會議,和面對聆訊,始終是不同性質。今次連保守的梁美芬也對梁愛詩不出席會議,表示「唔係好理想」,更顯得梁愛詩的過敏。
梁美芬表示,律政司長袁國強也答允出席「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再加上兩個律師會的代表,如果梁愛詩能出席,便可以三口六面,講清楚未來香港的政制法發展方向。
梁愛詩願意在港專交代自己對司法的看法,卻不願意和「對口單位」直接面談,這豈非有點「葉公好龍」的意味?不住口的說香港法制要改變要發展要配合國情,但真要給你機會,和司法機構相關人士對談,卻又逃避,擔心被公審。
其實會議主席是梁美芬,梁愛詩怕什麼?
梁愛詩到今天仍然說,香港人反應過敏,甚至認為兩個律師會的聲明,是干預她在港專發言的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梁愛詩身分特殊,加上接連有重量級左派人馬炮轟香港的司法制度,誰敢等閒視之?
法制要演變,但只能愈變愈好,愈變愈符合法治原則;梁愛詩對香港法制的批評,卻是「香港法官判案不熟悉國情」,令人擔心,香港法制,會由今天的普通法,回到她口中的大清律例。
電影《寒戰》的對白﹕「香港的核心價值便是法治精神。」
但願維護法治,不會只淪為電影虛構的橋段。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