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慳識儉﹕撕舊衣 手紮民族相機帶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25日 21:35
2012年11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手執一部單反,半蹲舉機就拍,再不是很有個性的事了。


就像智能電話一樣,要看出主人的品味,大概就要從機殼着眼。


機殼成行成巿,沉實的、浮誇的,相機帶何嘗不是同樣多姿多彩,只是,又逐漸變得千篇一律。


要表達個性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自己動手做。


今期做的相機帶,用舊衣物做材料,手工簡單,不費金錢,不用針線,手作零經驗的人,也可以做出民族風相機帶﹗

記者有一台單反,算算日子,原來已是十年前買入。當年,隨機附送的相機帶,是黑色纖維膠帶那種,掛頸位置有軟墊,設計細心,可是款式着實老套,又大剌剌地印着相機牌子,我才不要變成活生生的廣告牌!於是,第一時間另覓時髦一點的,不過價錢一點也不便宜。即便是到了現在,人人有相機的年代,為女生度身訂做的款式多籮籮——韓風、民族風、日系,啡色皮襯喱士、粉藍布印上小圓點,好看歸好看,但凡有品味的,動輒數百元。


不用針線 結出日系民族風

我們現在都習慣把品味外判,從萬千種衣服款式圖案,選出自己喜愛的那些,隨身攜帶,算是展現品味最簡便快捷的方法。在消費社會裏,當我們遇上皮匠,腰間纏了滿有痕迹的皮包,有時就突然像喚醒了基因,親手做的,不論為裝飾美化,抑或是搵食架生,個性才最表露無遺,直截了當。不過,渴望歸渴望,都巿人要動起手來,真不容易,四處張羅材料,縫縫補補又沒手技,費時失事。不用針線,沒有衣車,可以做些什麼來嗎?這天在日本網頁請教,發現了一種相機帶,沒縫沒高壓黐合,打結就成事了。適逢換季,收拾起舊衣來,就大刀闊斧撕破舊衣做材料,紮紮結結,兩小時,簡單完成,看上去,是可賣上數百元的日系民族風呀﹗


綑綁式相機帶

材料﹕

· 舊衣(布質不限,最重要顏色搭襯)

· 舊鞋帶(用其他幼繩也可以,例如麻繩)

· 棉繩(用其他粗繩也可以)

· 剪刀

1. 在舊衣剪出缺口,約闊15毫米

2. 從缺口向下撕,布會沿着布紋直線扯開

3. 剪2條長度192厘米長的棉繩,對摺後,變成4條,各96厘米(摺口勿剪斷)

4. 疊好4條棉繩作為主軸,然後把布條其中一端垂直剪開兩邊,圍着棉繩打結定位

5. 打結後,用布條一直向下繞,包着棉繩,記得要用力圍實,否則太鬆不夠結實,不好看

6. 第一塊布條圍至最後,末端與開端一樣,垂直剪開兩邊,在棉繩上打結。同樣方法,用其他布條,包圍剩下的棉繩


7. 再以麻繩或其他幼線,圍實棉繩兩端,前後皆要打結定位,修剪所有結口

8. 兩端用剪短了的鞋繩,接駁到相機,完成﹗

貼士!

棉繩有一端是開口,沒有繩圈綁上鞋帶,可隨意用棉繩打結,變成繩圈

文 陳嘉文

圖 陳嘉文、余俊亮

編輯 李寶瑜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