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終於出現9月初以來最顯著的調整,收市時跌了230點。筆者仍然相信,港股大漲小回的格局應可維持。但大家亦要留意內房股在日內是否能轉勢回升。愈來愈多報道指中央尚有壓內房的重招有待推出,內地樓市調控始終牽一髮動全身,大家不得不小心。
報道指中央將出重招遏樓巿
美國昨晚公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地下跌至48.5,遠較市場預期的52.1為低。道指立即應聲下跌約70點,但跌至10天線明顯有支持。筆者執筆時,道指已倒升。數據差亦刺激金價再飈升,執筆時升至每盎司1307美元,再創新高,值得留意收市時能否企穩在1300美元以上。
內地3大官方證券報之一《上海證券報》昨天有一篇報道,指記者從權威渠道得悉,在國土部及住建部周日晚推出針對囤地等的措施之後,國家有關部委將聯合下發進一步深化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強化二三套房貸差別化,以及推進房產稅試點等。報道形容這些措施為「重磅炸彈」,現在已在會簽階段。《第一財經日報》亦有類似的報道。
內房股走勢常先於恒指
筆者在上月初曾經說過,內房股的走勢往往先於恒指。上月初筆者曾拿中國海外(0688)的股價走勢,來與恒指比較,提出在中國海外股價顯著回落之後,恒指可能亦會跟隨,結果確實如是。在上月底,中國海外亦早於恒指觸底回升。而到最近,中國海外自上周二開始回落(圖表1),大家需要緊盯內房股是否有力反彈,若日內股價仍無起色,可能中央確尚有「重磅炸彈」有待推出。
國美電器(0493)爭奪戰昨天終於有結果。黃光裕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只能取得相當於發行股本39%的股權支持他的議案。而到場投票、反對他議案的股東持有42%股權。昨天的投票結果反映,包括貝恩、摩根大通等外資基金股東,仍然控制着國美。
黃光裕公開當然仍不服輸,但他也不得不尋求出路。畢竟拿着35%股權,市值145億元,繼續搞事,來個玉石俱焚,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從一些蛛絲馬迹可見黃光裕與國美基金股東貝恩,不是「冇偈傾」的。他昨天有支持貝恩的竺稼連任非執行董事,令到竺嫁能在95%參與投票股東的支持下連任。在今年5月,黃光裕還曾「玩嘢」,忽然發難否決竺稼及另外兩名貝恩派出的人連任,他今次轉軚支持,未嘗不是向貝恩示好。
而竺稼昨天在股東特別大會上,亦處處顯示願意與黃光裕合作,說黃光裕對國美的發展大計,其實與貝恩的脗合,又說國美在增發新股一事上很克制。昨天,黃光裕唯一成功的議案,是撤銷配發20%新股的一般授權。換言之,國美董事會亦難立即透過發新股來攤薄黃光裕的持股。
國美大翻身未是時候
陳曉為首的管理層得以留任,至少短期內減少基金股東沽國美的機會。黃光裕亦不見得會在市場中拋售,國美股價短線有機會回升。今年預測市盈率18.4倍,較過去一年平均數20倍仍有折讓(圖表2)。以昨天收市價計,買入博一成升幅尚有機會。但由於不明朗因素仍多,筆者覺得國美大翻身仍未是時候。
昨天財政部等4部委,公布加強金太陽示範工程及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示範工程管理的通知,通知調整工程關鍵設備招標形式,未來將由業主自主進行,轉為國家集中安排,同時亦規範其他費用補貼標準。這消息對生產光伏的公司可能會構成沽壓,信義玻璃(0868)有4成盈利來自浮法玻璃及超白光伏玻璃,經過早前一輪急升後,近日股價有壓力,可待跌回4.5元始考慮買入。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