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失證遭冒名借錢 拖垮信貸 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9日 18:35
2015年04月19日 1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上月報道有市民於內地遺失身分證後,遭人盜用到銀行開戶口及信用卡。本報再接獲類似個案,是次事主被人盜用失證開設公司行騙,更曾到銀行及財務公司借貸,當中渣打銀行批出18萬港元私人貸款,其後事主提供警方口供紙證明,始獲撤銷不良借貸紀錄;但另一間財務公司至今不接受寫有警方調查結果的信件,以致事主信貸評級被列為「H」、即「尾三」級別,學者稱這勢必影響事主日後借貸,甚至連申請信用卡也不利。


明報記者 陳顥之 張煒明

議員促銀行提高核實身分標準

協助事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批評財務機構貸款審批過於寬鬆,又稱日本網絡通財務願意撇除事主的借貸、卻不肯撤銷其不良借貸紀錄,做法矛盾,極為離譜。不過,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法律上難以規管財務公司的批核程序,「始終他們自願承受撇帳風險」,但信貸紀錄不良,當事人日後不論在開戶或借貸可謂「寸步難行」,他敦促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監管有關機構,須接受何等證明文件,為被盜身分受害人清除壞帳紀錄;銀行亦應提高現有核實身分證明文件的標準。


渣打銀行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稱銀行審批貸款前,按既定程序核實申請人資料,包括住址證明。如經調查後證實有關貸款申請屬偽造而並非真確,受害人毋須為該筆貸款負責,銀行亦會更正其信貸資料庫的紀錄。


事主過境被捕 始知身分被盜

任職電影製作的潘先生於2011年初在內地遺失銀包及身分證,其後向入境處補領身分證。至前年年底,他到內地辦公,過境時突被警方拘捕,指他涉開設公司訛騙一間海外公司,涉及百萬元金額,須定期到警署報到。事主其後查核其環聯信貸報告,揭發身分被盜用,更發現有多項非其本人申請的貸款及信用卡欠款,包括渣打銀行的18萬元私人貸款、工商銀行及AEON開設信用卡帳戶並簽帳或現金透支。至截稿前AEON及工商銀行未有回應本報查詢。


指財務公司稱警證無罪方撤紀錄

潘先生事後兩度報警,警方今年1月及4月完成調查,未有拘捕行動。他先後向各間批核貸款的機構出示警方口供紙及調查結果信件,大部分願意免除其債務,惟提供網上借貸的日本網絡通財務,經理對事主稱只有提交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載有證明其無罪的警方信件,方可除去其不良信貸紀錄。


日本網絡通財務回覆本報查詢稱,若獲警方的調查結果而確定某個案是被盜用資料,公司不會向被盜用身分者索償,但未有交代事主須提供什麼文件才會免除其不良信貸紀錄。


環聯﹕可直接聯絡修訂

環聯表示,消費者可直接聯絡環聯,要求修訂信貸報告上的紀錄,只要遞交能證明資料錯誤的文件,環聯諮詢有關會員,確認資料準確後會修正相關紀錄。


潘先生又稱,曾計劃開設電影公司,並到台灣尋找投資者,惜未成事便要回港報到;去年雖成功「踢保」,但警方保留追究權利,擔憂案件一日未完結,終日被事件纏繞。他批評不少財務公司標榜不用顧客現身亦可借貸,是給予機會不法之徒行騙。事件令他的環聯信貸報告留下不良借貸紀錄,評分為「H級」,意指同級有90.92%的借貸者會在12個月內向有關信貸機構履行還款責任,評分屬環聯9級評分的「尾三」。


學者﹕評級低 申信用卡也不利

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各大銀行及財務機構常以環聯報告作參考,A至C級屬良好,如評級低,對市民日後的借貸甚至申請信用卡都會不利。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說,環聯報告中任何內容均會影響評分級別,連哪間機構曾查核信貸資料亦記錄在案,影響信貸機構批出貸款的息率。他提醒市民,如收到無故追討債務電話,應主動查核自己的信貸紀錄。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