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初新上任的香港大學副校長(教學與學習)何立仁(Ian Holliday)前晚在校內高桌晚宴演說中透露,校方計劃於2022年強制所有學生到內地及海外各交流一次,更聲言「如果你不想去內地,不要來港大」。港大發言人昨澄清時態度軟化,不再提及「強制」交流,改稱「是否每名學生都必須全面參與,將有待進一步諮詢和討論」。
港大發言人說,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並能掌握大中華地區的脈搏,深信學生有機會到海外和內地透過親身體驗學習,將受益更多,故訂定目標,希望在2022年「每名學生均享有最少一次到海外及一次到內地學習的機會」。而是否強制交流,發言人重申學生是否必須參與,仍待進一步諮詢和討論。
消息人士稱計劃屬長期目標,旨在讓全校學生可參與海外實習,但具體執行細節,現階段仍需時諮詢。
另一副校認已通過有關政策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透露,何立仁前晚在晚宴結束後發電郵邀請學生會幹事討論有關政策,但馮回覆時要求評議會、大學事務委員會和《學苑》學生代表亦可參與討論。
此外,港大昨與中大聯合舉行研討會,出席的港大副校長(大學拓展)蘇彰德會後確認,校內高層早已討論有關政策並獲得通過,政策將分階段進行。他認為交流對學生是十分珍貴的經驗,「大家應該看這是香港以外的交流,無論是海外或中國,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出席同一場合的中大副校長許敬文稱,校內從未聽過、亦暫無意將交流計劃變成強制政策,強調校方向來尊重學生,而每間院校亦有權自主制定政策。他認為學生皆會珍惜和好好把握正式或非正式的海外交流機會。
舊生會:憂變打壓社運工具
港大學生會舊生會發聲明,關注港大擬要求學生強制到內地交流。聲明稱,到外地交流學習是珍貴學習經驗,助學生成長,舊生會非反對到內地交流,但不認同所有港大學生必須到內地交流這一刀切政策。聲明稱擔心今次強制內地交流措施變相成打壓香港年輕人參與社會事務工具,將收集聯署並稍後約見校方表達看法。
港大發言人說,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並能掌握大中華地區的脈搏,深信學生有機會到海外和內地透過親身體驗學習,將受益更多,故訂定目標,希望在2022年「每名學生均享有最少一次到海外及一次到內地學習的機會」。而是否強制交流,發言人重申學生是否必須參與,仍待進一步諮詢和討論。
消息人士稱計劃屬長期目標,旨在讓全校學生可參與海外實習,但具體執行細節,現階段仍需時諮詢。
另一副校認已通過有關政策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透露,何立仁前晚在晚宴結束後發電郵邀請學生會幹事討論有關政策,但馮回覆時要求評議會、大學事務委員會和《學苑》學生代表亦可參與討論。
此外,港大昨與中大聯合舉行研討會,出席的港大副校長(大學拓展)蘇彰德會後確認,校內高層早已討論有關政策並獲得通過,政策將分階段進行。他認為交流對學生是十分珍貴的經驗,「大家應該看這是香港以外的交流,無論是海外或中國,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出席同一場合的中大副校長許敬文稱,校內從未聽過、亦暫無意將交流計劃變成強制政策,強調校方向來尊重學生,而每間院校亦有權自主制定政策。他認為學生皆會珍惜和好好把握正式或非正式的海外交流機會。
舊生會:憂變打壓社運工具
港大學生會舊生會發聲明,關注港大擬要求學生強制到內地交流。聲明稱,到外地交流學習是珍貴學習經驗,助學生成長,舊生會非反對到內地交流,但不認同所有港大學生必須到內地交流這一刀切政策。聲明稱擔心今次強制內地交流措施變相成打壓香港年輕人參與社會事務工具,將收集聯署並稍後約見校方表達看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