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NOAA)科學家宣布,在三藩市對出的太平洋海域發現沉睡海底逾60年的二戰著名美國航空母艦「獨立」號。由無人潛艇拍得的照片可見,艦身「出奇地完好」,飛機庫還似乎仍存放一架飛機。「獨立」號曾被日軍魚雷擊中,還被兩次用作測試原子彈都沒有沉沒,現在沉海數十年仍然完好,專家稱這凸顯美國軍工技術如何出色。
NOAA的無人潛艇在加州費拉隆群島(Farallon Islands)外海約800米海底,發現「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潛艇拍得的3D聲納圖片顯示,「獨立」號船身和飛行甲板保存大致良好,只是船身稍微傾斜,飛機庫隔間似乎還存放了一架飛機。
三藩市海域沉睡逾60年
NOAA國家海洋保護區辦公室主管德爾高(James Delgado)說:「在海底度過64年後,『獨立』號現於水底,還像準備出動飛機。」作為搜尋「獨立」號任務首席科學家的德爾高稱,這艘航母曾在太平洋打了一場漫長和艱辛的戰爭,並在戰後遭遇兩次原子彈爆炸後受損。「這展示了『最偉大一代 』的工業力量和技術,這一代在當時不僅將這艘艦送去參戰,也將摯愛送去打仗」。
「獨立」號長190米、排水量約1.5萬噸,於1942年下水,在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海域執勤,參與過幾場重要的太平洋戰爭,其出動的軍機擊沉了最少4艘日本航母。
「獨立」號曾受日軍魚雷擊中,但沒有沉沒。戰後,「獨立」號於1949年與90多艘船艦成為原子彈測試的靶艦,讓軍方了解核輻射對船艦的影響,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美軍用「獨立」號作了兩次原子彈測試,雖然船身受衝擊波、熱能和輻射重創,但「迄立不倒」,並返回三藩市美軍船塢,用作軍方輻射除污研究。「獨立」號於1951年1月載着一批核廢料,被拖出公海鑿沉。
載核廢料拖出公海鑿沉
美軍多年來都沒披露「獨立」號確實沉沒位置,直至199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繪製海牀地圖時,發現「獨立」號疑似長眠位置。2004年,NOAA船舶在費拉隆群島水域海底拍到一條長型物體照片,估計就是「獨立」號。
德爾高稱,估計「獨立」號當時載了數百桶核廢料,但核廢料被厚厚混凝土桶子封存,且被厚重的鋼鐵船身保護,因此科學家最近測試過航母和水中的輻射同位素,並沒發現異樣。他又說,當局暫時沒有計劃進一步檢驗或進入船身。
NOAA的無人潛艇在加州費拉隆群島(Farallon Islands)外海約800米海底,發現「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潛艇拍得的3D聲納圖片顯示,「獨立」號船身和飛行甲板保存大致良好,只是船身稍微傾斜,飛機庫隔間似乎還存放了一架飛機。
三藩市海域沉睡逾60年
NOAA國家海洋保護區辦公室主管德爾高(James Delgado)說:「在海底度過64年後,『獨立』號現於水底,還像準備出動飛機。」作為搜尋「獨立」號任務首席科學家的德爾高稱,這艘航母曾在太平洋打了一場漫長和艱辛的戰爭,並在戰後遭遇兩次原子彈爆炸後受損。「這展示了『最偉大一代 』的工業力量和技術,這一代在當時不僅將這艘艦送去參戰,也將摯愛送去打仗」。
「獨立」號長190米、排水量約1.5萬噸,於1942年下水,在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海域執勤,參與過幾場重要的太平洋戰爭,其出動的軍機擊沉了最少4艘日本航母。
「獨立」號曾受日軍魚雷擊中,但沒有沉沒。戰後,「獨立」號於1949年與90多艘船艦成為原子彈測試的靶艦,讓軍方了解核輻射對船艦的影響,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美軍用「獨立」號作了兩次原子彈測試,雖然船身受衝擊波、熱能和輻射重創,但「迄立不倒」,並返回三藩市美軍船塢,用作軍方輻射除污研究。「獨立」號於1951年1月載着一批核廢料,被拖出公海鑿沉。
載核廢料拖出公海鑿沉
美軍多年來都沒披露「獨立」號確實沉沒位置,直至199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繪製海牀地圖時,發現「獨立」號疑似長眠位置。2004年,NOAA船舶在費拉隆群島水域海底拍到一條長型物體照片,估計就是「獨立」號。
德爾高稱,估計「獨立」號當時載了數百桶核廢料,但核廢料被厚厚混凝土桶子封存,且被厚重的鋼鐵船身保護,因此科學家最近測試過航母和水中的輻射同位素,並沒發現異樣。他又說,當局暫時沒有計劃進一步檢驗或進入船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