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遊酒世界﹕精米步合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8日 21:35
2013年05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期提到釀製日本清酒時,所使用的稻米質素會直接影響酒質的好壞,而清酒的「特定名稱」與其「精米步合」的過程息息相關,但何謂「精米步合」呢?而釀酒用的稻米應具備怎樣的質素?

要回答以上兩個問題,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稻米有異於葡萄,是不能直接榨汁發酵的。稻米主要是由蛋白質、脂肪和澱粉質構成;蛋白質和脂肪在米粒的外層,而米芯內白色的部分為澱粉質,日文稱為「心白」。由於蛋白質和過多的脂肪會令清酒的品質劣化,所以用來釀酒的米粒,必須先磨掉外層的蛋白質和脂肪,只留下「心白」的澱粉質部分。故明顯地,外層磨掉得愈多,遺留下來的雜質也愈少,但成本也就相對地愈高。


經磨掉外層的稻米被稱為「精米」,而「精米步合」就是指精米佔未磨前的米粒的百分比。舉例說,「本釀造酒」的「精米步合」必須在70%以下,就是說明釀造此酒的米粒的外層起碼會被磨掉了30%,而餘下「心白」的部分不會超過70%。


對味道起決定性影響

我們日常食用的白米,其「精米步合」大約在90%至92%左右。「精米步合」的差異,對清酒的味道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就算是用同一種米、同一種酵母,但以80%「精米步合」釀製出來的清酒,相較以70%「精米步合」釀製出來的清酒,在味道上便有很大的分別,但從營商角度來說,清酒的「精米步合」以35%左右為上限。


由於釀製清酒需要有「精米步合」的過程,加上必先要米蒸熟成為飯,再通過黃麴菌令飯粒,進一步糖化後才會易於發酵,故用來釀酒的稻米必須具備以下特質﹕

1. 米粒必須夠大,以便容易進行「精米步合」,而「心白」的比例要高;

2. 蛋白質要稀少,而澱粉質要夠多;

3. 吸水性要夠強,以便容易制訂目標吸水率,使隨後的蒸飯過程能準確順利地進行。蒸飯的目的是要使米的澱粉質糖化;


4. 蒸熟的飯應「外硬內軟」,即米粒可保持水分的同時,又可令黃麴菌絲容易進入米芯;

5. 蒸熟的飯應容易糖化;

6. 糖化後的飯應於醪液中易於溶解。


用來釀酒的稻米,主要生產地為日本北陸地區的新潟縣和關西地區的兵庫縣,因此該兩地所產的清酒也屬全日本數一數二的靚酒,例如在港有售的著名品牌八海山和久保田都是產自新潟縣,而菊正宗、白鶴等品牌則產自兵庫縣。


下期預告:燒酎、泡盛

文、圖﹕劉信全, MBA, AIWS & WSET Certified Educator (winegeek@y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