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廉政公署昨日公布上半年接獲貪污投訴數字,錄得1256宗,較去年同期的2056宗大幅下跌39%,無論對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及私營機構的投訴數字,均錄得全線下跌。有政治學者及前任廉署調查主任均指出,前廉政專員湯顯明的酬酢醜聞已打擊廉署形象,或影響公眾向廉署舉報的信心,相信是貪污舉報數目下跌的原因之一。
廉署:或因防貪意識增
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施祖祥接受本報查詢時說,廉署調查需倚靠市民舉報及提供線索,但難預測市民的舉報意欲,角色被動。他不評論市民是否對廉署失去信心,但鼓勵市民不要「自我審查」而不去投訴。他說,廉署內部會就此作進一步討論。
政府公私營機構投訴全跌
廉署發言人表示,上半年貪污舉報減少或與市民防貪意識增加相關,當中涉及樓宇管理的投訴,由去年上半年540宗減至今年同期290宗。廉署每年底做民調了解巿民的舉報態度,該署會留意整體趨勢作出應對。該署指貪污投訴數字有升有跌,毋須過分解讀,強調會履行反貪職責,公平公正地處理案件。
廉署今年1至6月錄得1182宗舉報,涉及1256宗投訴,較去年同期接獲的2056宗投訴,顯著下跌39%,當中涉及政府部門、私營機構及公共機構的貪污投訴全面下跌,分別下跌34%、42%及29%(見表)。
林卓廷憂道歉論影響持續
另外,首半年的1182宗舉報中,有68%是投訴人具名舉報,較去年同期的75%下跌。廉署指出,具名舉報的百分比仍穩定,維持於六成至七成。
廉署指今年上半年共起訴114人,較去年同期的99人有增加。在上半年完成審訊的個案中,入罪率達86%,與去年同期的82%輕微增加。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認為,貪污投訴數字反映公眾對廉署的信心,今次錄得顯著跌幅是一個警號,「市民看到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超支酬酢,多名前任及現任政府高官涉嫌貪污或有利益衝突,肯定會損害對廉署的信心」。
他憂慮特首梁振英早前提出的「道歉論」,會進一步影響市民到廉署舉報的信心,投訴數字下半年或繼續下跌。
學者:需再觀察一兩季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湯顯明事件或影響公眾對廉署的信心,但不能單以上半年數字判斷公眾對廉署失去信任,認為需觀察多一至兩季。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成員湯家驊認為,從廉署近期正式檢控劉夢熊一事可見,廉署不會因為政治理由影響調查及起訴。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