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水來土掩 東電治災無章法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2日 06:35
2013年08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3•11災後至今逾兩年,批評者指出,無論是東電或監管者,都見步行步、無系統地清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災遺留下來的問題。核電專家井上平說:「東電明顯過一天算一天,沒時間想明天,更沒時間想到未來。」


福島第一核電站現時用來儲存核廢水的儲存缸,放滿原本是停車場和草地的42公畝土地,存放相當於112個奧運游泳池的核廢水。東電正計劃砍伐核電站南面的樹林,撥出空間放置儲水罐。東電發言人小野正幸表示:「廢水每分鐘增加……就像不斷追趕我們,我們盡所能跑在前方。」


除被指救災沒計劃,東電亦被批評低估了地下水問題。負責制訂東電最初清理計劃的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席鈴木達治郎直言﹕「我們太聚焦於燃料棒及熔化的堆芯方面,以至低估了水的問題。外界專家可能會預視到漏水問題。」但東電和政府都不想外界插手。東電早前否決建造深入地底的石屎牆,長遠阻截地下水流入核反應堆或渦輪建築中,僅倉促建成以塑膠防漏的地下水儲存坑,最終讓輻射水泄漏。


建鐵籠搬燃料棒需時兩年

批評者指出,最大問題是東電及監管者都指望透過建成一個強力過濾系統來移除62種放射性物質,把核污水直接排進海中。這個計劃最近引起非議,能否成事成未知數,因為有專家指出,核污水中的超重氫(tritium)不能被過濾。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溫菲爾德海斯(Rupert Wingfield-Hayes)今年3月獲邀參觀福島核電站。他表示,3號及4號機組情况教人擔心,當中仍有逾1500支高輻射的廢置核料棒。東電將於今年底開始興建巨型鋼鐵建築,以移走燃料棒,預計需時逾兩年才能竣工。核電站經理高橋毅表示,要安全移除和隔離受損燃料,預計需30至40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