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早10點左右,今天將庭審薄熙來的濟南市中級法院大門外,斜刺裏「殺出」一名看上去像50餘歲實歲已經66的「撐薄大媽」。她對「偶像」身陷囹圄,意氣難平地說﹕「現在貪官很多,從省、市、地各級都有,薄熙來幹了實事,又擁護主席,我們不能對他全部否定。」
她擁護的究竟是哪個主席呢?大媽立即回應﹕「我這年紀,說主席當然是毛主席,說總理當然就是周(恩來)總理……我來這裏是要看看薄熙來會不會被判得很重。」
水馬陣隔訪民 記者難採訪
相比起像大媽這樣的「薄粉」,全國各地聞風而至的各類含冤訪民顯然更多,為了突圍,他們絞盡腦汁,出奇制勝。10時15分許,一名40多歲騎電單車的中年婦人突然急停在法院門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5、6頁長條狀的法院判決書展示在記者面前,訴說其不幸的丈夫年前因維護公義挺身而出,在山東某地被黑社會打死,但兇手只判了勞教,她對此極度不滿。
也許一批又一批訪民來得太密集,11點過後,公安開始在法院外馬路對面空地與馬路間擺放大量「水馬」,並有多名公安在兩頭出入口把守,嚴查記者證件才放行進入記者區。
如此一來,其餘人等(包括途人)固然一律在水馬區外難以逗留,大批記者也變相被「禁錮」在水馬區內,無法湧到馬路對面的門口做「突發」採訪。
偷竊風波 上訪婦變「被告」
既採訪不到訪民,今日開庭前後,也無法如薄妻谷開來案去年8月在安徽合肥審訊時般,即時採訪出入的律師、家屬甚至旁聽人士關於庭內情况,對現場記者而言,可謂損失重大。
至下午3時許,包括來自河北的婦人鮑潤蒲在內的數名訪民,到法院外準備示威,被一名在場男子指控她們先是撿了後來又偷了他的錢包,要到附近派出所調查,雙方在現場激烈擾攘,霎時由「原告」變成了「被告」的數名村婦,面紅耳赤地與落案的公安爭辯,焦急地企圖洗脫自己作案的嫌疑。
明報記者 蔡志郁
她擁護的究竟是哪個主席呢?大媽立即回應﹕「我這年紀,說主席當然是毛主席,說總理當然就是周(恩來)總理……我來這裏是要看看薄熙來會不會被判得很重。」
水馬陣隔訪民 記者難採訪
相比起像大媽這樣的「薄粉」,全國各地聞風而至的各類含冤訪民顯然更多,為了突圍,他們絞盡腦汁,出奇制勝。10時15分許,一名40多歲騎電單車的中年婦人突然急停在法院門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5、6頁長條狀的法院判決書展示在記者面前,訴說其不幸的丈夫年前因維護公義挺身而出,在山東某地被黑社會打死,但兇手只判了勞教,她對此極度不滿。
也許一批又一批訪民來得太密集,11點過後,公安開始在法院外馬路對面空地與馬路間擺放大量「水馬」,並有多名公安在兩頭出入口把守,嚴查記者證件才放行進入記者區。
如此一來,其餘人等(包括途人)固然一律在水馬區外難以逗留,大批記者也變相被「禁錮」在水馬區內,無法湧到馬路對面的門口做「突發」採訪。
偷竊風波 上訪婦變「被告」
既採訪不到訪民,今日開庭前後,也無法如薄妻谷開來案去年8月在安徽合肥審訊時般,即時採訪出入的律師、家屬甚至旁聽人士關於庭內情况,對現場記者而言,可謂損失重大。
至下午3時許,包括來自河北的婦人鮑潤蒲在內的數名訪民,到法院外準備示威,被一名在場男子指控她們先是撿了後來又偷了他的錢包,要到附近派出所調查,雙方在現場激烈擾攘,霎時由「原告」變成了「被告」的數名村婦,面紅耳赤地與落案的公安爭辯,焦急地企圖洗脫自己作案的嫌疑。
明報記者 蔡志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