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儲蓄壽險儲首期 退休支出靠年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3日 21:35
2013年08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陳小姐有三個理財目標,第一個是檢視現時月供基金的組合。觀乎現時陳小姐持有的基金組合,債券和股票各佔一半,債券主要投資於高息債券,波幅和潛在回報都高於一般政府債券,股票則主要投資於亞洲地區。筆者建議,股票比重增加至七成,因為亞洲區內股票比較廉宜。其中,中港股市的市盈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在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前提下,現時中港股票基金屬中長線投資吸納的好時機。筆者建議陳小姐重組投資組合比例,如附圖。


儲蓄壽險保證息率 毋懼經濟波動

陳小姐第二個理財目標是5年後置業,目標為500萬元的物業。以七成按揭計算,首期需150萬元。筆者建議,陳小姐採用較低風險的工具達成置業目標,例如儲蓄壽險。儲蓄壽險通常有保險期限,而保險期限都以中短線為主,一般為10年期內。受保人無論在期限內不幸去世,還是在期限屆滿時仍然生存,保險公司會在到保單到期日付款。


此外,儲蓄壽險的供款期普遍選擇較多,市場上大部分以3至5年期為主。而儲蓄壽險另一特色為息率是保證的,因此適合滿足儲蓄置業的短期目標,若遇上經濟不景的情况下,亦可確保目標計劃能順利如期進行,可說是穩陣之舉。筆者假設儲蓄為期5年,年息率為3.5厘,陳小姐每月儲蓄約2.3萬,便可5年後擁有150萬的準備來置業。


年金可選每年遞增 抗通脹

最後,筆者建議陳小姐可以用年金計劃去完成第三個理財目標——準備自己退休。年金計劃的理念是在若干年期定期儲蓄,便可在退休後保證每月有定額收入,直至百年歸老,所以坊間又稱為自製長俸。陳小姐的憂慮通脹會蠶食自己的財富,當退休時無法達到自己心中預算的生活水平。市場上有年金計劃可以給客人自行選擇年金每年遞增來抗通脹與否。


假設陳小姐15年後退休,通脹為每年3%,陳小姐需要約1.2萬元才可擁有現時8000元的生活水平。假設現時年金計劃息率為4.75厘,陳小姐每月儲蓄約1.6萬便可退休時擁有現時8000元的生活水平,此外,該年金亦會每年遞增,可確保陳小姐的退休生活水平不會因通脹而大幅降低。


朱峻頞

中原理財組別營業董事 CFP註冊財務策劃師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