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銘澤﹕廉署怎麼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3日 06:35
2013年08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在8月11日發表了林奮強案的投訴人應道歉論後,引起社會人士強烈反應。繼而梁振英追隨者陸續登場護航,拋出防止賄賂條例30條是保障受調查者的名聲論據,矛頭直指投訴人,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事件牽連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施祖祥,他早前對濫用廉署投訴機制作出的意見亦遭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批評為會拖垮廉署。林卓廷迅速在21日於網上回應,作出了反駁。同日許家民以廉署退休人員協會名義力撐,指道義上投訴人應道歉。事件鬧得太熱,令人感覺不安!


政府官員主動將事情政治化

不想在這裏重複有關是與非的爭議,只是覺得廉署在事件中被當權者不必要及不適當地用作政治工具而深感遺憾,不吐不快。要指出一點,廉署從成立到今,在調查敏感案件方面一直都給予外界人士不大不小的政治色彩感覺,這現象不是香港獨有,其他地方的反貪工作也如是,沒什麼大不了。林卓廷的投訴無疑帶有政治姿態,但也不可說他的投訴是沒有根據,否則廉署也不會立案調查及調查完結後徵詢律政司的法律意見。而刑事檢控專員在其聲明已清楚交代案件「沒有充分證據」,實在已說明一切。


香港是言論自由的地方,客觀現實是非政府人員,尤其是政客,可以任意批評政府,肆無忌憚地把事情政治化,以達其個人或政治目的,而後果自負。公眾對此現象已是見怪不怪。但政府官員主動地將事情政治化,則不多見。今次當權者的道歉論,與梁振英追隨者意見互相呼應,及所謂廉署退休人員協會的聲明,基本上已陷廉署於困局。須知這協會不包攬全部廉署退休人員,不可能代表全部退休人員的意見,更不可以代表官方,許家民只可代表其個人。令人奇怪的是廉署在連串事件中一直噤若寒蟬,絕無表態,給人感覺是已遵隨當權者及一眾梁振英追隨者的意願而靠邊站。若此屬實,廉署及香港的未來是可悲的!


陷廉署於困局

廉署30多年來行之有效的處理投訴機制和經驗應該可以應付被濫用情况有餘。對處理政治敏感案件亦一向採取中立,一視同仁的態度,不用旁人說三道四,影響其公信力。若然此制度及肅貪政策已隨着人事變遷及外人干預而改變,那就另作別論。廉政公署條例對正副廉政專員處理投訴是有要求的。廉署是不應該選擇性執法,更不應該在執法時有雙重標準。香港奉行的是法治,而法治是不應受個人或團體意願影響的。


過去一直獨立運作的廉署,依法辦事,在不偏不倚,無畏無懼的心態和環境下去處理巿民的投訴和進行調查,因而得到廣大巿民的信任及支持。近期一連串發生的事情及廉署的零反應,令人深覺此核心價值已逐漸遠離、變得模糊,難以看清楚。施祖祥的言論且受狠批已見一斑!資深的主席如是,實幹的廉署人員又如何?廉署執法的前景與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的未來何去何從?確是令人困惑,搖頭嘆息!


廉署諸公,可否給市民一個明白,廉署怎麼了?

一廉署粉絲

(編按:小標題及黑體重點由編者所加)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