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扶貧委員會下月公布貧窮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根據政府統計數據分析,推算本港貧窮人口有116.1萬(家庭收入低於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在職貧窮數目更彈升,由去年18.5萬戶增至19.1萬戶,當中八成家庭至少有一人全職工作;社聯建議政府推行低收入補貼制度,為貧窮戶及邊緣貧窮家庭提供現金津貼,若政府每年投放48億元,可助19萬人脫貧。
社聯以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一半為貧窮線,推算去年全港116萬人貧窮,較去年微升1萬人,其中64.4萬人生活於在職貧窮家庭,涉19.1萬戶,較前年多6000戶。逾八成在職貧窮戶最少有一人做全職工作,且在職貧窮家庭的兒童撫養率為275,即平均每千成年人須供養275名兒童,較全港平均數160高約七成。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認為這些家庭貧窮並非由於工時不足,很可能是供養子女多,負擔重。
倡提供現金津貼 年涉48億
另外,推行最低工資後,在職貧窮戶由2010年的20萬戶下跌至前年18.5萬戶,但去年又回升至19.1萬戶,蔡海偉認為因最低工資效應減弱,部分僱主暫緩加薪步伐,不排除部分人減聘人手。
社聯提出低收入補貼方案,建議政府每月為在職貧戶提供金額為入息中位數一成的現金津貼,便可令一半在職貧窮戶脫貧。社聯亦建議政府補貼邊緣貧窮家庭,即住戶收入介乎入息中位數五成與七成的家庭,補貼按收入水平遞減,收入每超過入息中位數五成1元,就在補貼額入息中位數一成中扣5毫子,扣減後的金額則為實際補貼額。
社聯計算上述方案補貼總額為每年48億元,整體貧窮率將由17.1%減至14.3%,可令19萬家庭受惠,約涉74萬人,其中9萬個家庭可領全額補貼,受惠邊緣貧窮者有40萬人。
其中5區 5人有1貧窮
長者貧窮方面,去年65歲以上貧窮長者有29.8萬人,較前年多1萬人,長者貧窮率32.6%,即3個長者中就有1個處於貧窮。按區域劃分,18區中有5區貧窮率逾兩成,依次為元朗、觀塘、深水埗、葵青及黃大仙,上述區域每5人有1人屬貧窮,其中觀塘貧窮人數最多,有13.1萬。不同地區貧窮特徵亦不同,觀塘為最多貧窮長者區域,有4.3萬長者貧窮,元朗是貧窮兒童最多區域,有2.7萬貧窮兒童。
社協主席何喜華說,設立低收入補貼制度已成為社福界共識,今屆政府必須討論,以港府財力絕對可負擔每年48億補貼開支,要解決長者貧窮問題的根本措施則為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