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路公關亂象 推高社會成本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5日 06:35
2013年08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警方近日刑拘了涉嫌犯罪的網路造謠傳謠者「秦火火」,雖然此舉引來坊間關於「打壓輿論」的質疑,但事實上,推手無底線的炒作,從負面新聞生產到負面新聞刪除的刪帖產業鏈,以及「水軍」製造虛擬民意控制輿情等一系列亂象,所帶來的成本提升在多個行業均明顯顯現。官方出手控制勢在必行,但如何保證對網路公關亂象的治理在法律框架之中,是未來需要做的功課。


無底線炒作引起關注

網路時代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有限的注意力在無限資訊流中成為稀缺資源。在這種情况下,超出人們想像的東西最容易受到關注。


然而相比於創意的比併,一些個體和企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將「突破」公眾常識和道德底線作為吸引注意力的手段。


從最初芙蓉姐姐等以個體為單位的「自爆」開始,這種利用騷「下限」賺取眼球、打造網路紅人的做法逐漸被規模化產業化。


據此次被刑拘的「立二拆四」楊秀宇介紹說,最初網路炒作的要以還在於議程設置,但單純「灌水」炒作的效果較為有限。於是,他開始通過製造「嫩模炫乾爹」等話題來引發轟動效應。隨着網民免疫力的提升,要達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炒作的話題自然只能是不斷突破下限。


刪帖形成灰色產業鏈

除了引起關注的主動宣傳,網路公關的另一項重要業務,就是如何盡量降低負面新聞對客戶的影響。相比於如何得體的和公眾溝通等傳統公關課題,內地網路公關的方式更為粗暴,即通過刪除負面資訊的方式將公眾與事實分割開來。


據了解,目前,刪一條負面新聞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元。從搜索段遮罩關鍵字的收費甚至多達百萬之巨。大型公關公司大部分都和刪帖公司有所合作,甚至於有自己的刪帖團隊。


在公關公司的聚攏下,不同網站的編輯開始互相對接,逐漸成為一個資訊共用的團隊來為客戶提供集約化服務。而在利益的刺激下,刪帖也逐漸從被動接活,轉為主動出擊。


據了解,目前,一些公關公司和多家網站合作,先大範圍的釋放企業的負面消息,然後和企業來談刪帖合作,網路敲詐已經在業內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水軍虛擬民意誤導公眾

相比於炒作、刪帖等通過控制網民接觸的資訊來獲取注意力的方式,僱傭「水軍」來製造虛擬的民意對網民觀點的影響更為明顯。


目前,水軍大戰已經成為網路商戰的重要組成部門。金山方面的負責人就曾抱怨說,其競爭對手曾僱傭水軍發布金山的負面資訊,在大部分使用者缺乏專業知識的情况下,這種水軍攻擊,被很多網民誤讀成品牌「口碑」,從而對金山業績造成了明顯影響。


與「水軍」詆毀同行的高效率相對應的,是現有法規對此類行為懲治的低標準。有互聯網公司抱怨說,內地現有法律沒有及時叫停「水軍」侵害權益的條款,只能事後打官司,但經常是訴訟了兩三年,最高賠50萬。違法成本太低。


網路公關的亂象目前已引起相關方面重視。2012年中,中央外宣辦、工信部等機構曾開展了整治非法網路公關行為專項行動。此次針對網路謠言的調查,也被認為是執法者在互聯網領域的又一把火。不過,有專家提醒,如何盡早出台相應的司法解釋,使得對網路公關亂象的懲處更有依據,也是未來官方需要加緊推進的事項。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