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穩定原子鐘 行百億年仍準時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6日 06:35
2013年08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科學家製造出號稱世上最穩定準確的時鐘,每秒之間的差異僅1萬兆分之一,較此前最準確的時鐘準確10倍,可望用於導航系統以至太空飛行設備。


美國國家標準及技術研究所(NIST)的專家上周於《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稱,新時鐘採用元素「鐿」(ytterbium)作為計時基準,先將約1萬個鐿原子的溫度冷卻到10微開爾文(microkelvin),即比起「絕對零度」-273.15℃高百萬分之十度,然後以特定波長的激光照射鐿原子,令原子中的電子出現能量層級變化,並發出電磁波信號,以控制時鐘運作。鐿原子鐘每秒之間的差異僅約1萬兆分之一(即小數點後18個位),若由150億年前宇宙誕生之初開始走動,時鐘到今天仍不會出現1秒誤差。


鐿作計時基準 研減體積裝太空船

相比之下,自1967年運行至今的NIST-F1銫原子鐘,現時被視為時間「黃金標準」,2011年,科學家評估認為,撇除所有物理效應,英國一個銫原子鐘會在運行約1.38億年後才出現不足1秒誤差。


專家指出,鐿原子鐘可望用於精準的導航系統,甚至進行太空任務,研究空間引力與時間的關係。研究人員目前正嘗試減省鐿原子鐘的體積,以便安裝在太空船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