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上周跌3%,已抹掉前一周的升幅,內地經濟數據多勝預期,中資股強於藍籌。港股走勢頗為反覆,市場信心仍然一般,上周五初段升勢不俗,午後受內地股市急跌拖累又急轉直下,每逢上升都似是沽貨的好時機,大家都不太進取。導致市場看法審慎,應與擔心新興市場爆發金融危機有關,只要一個倒下來,自然會出現骨牌式下跌,但一周反覆過後情况漸趨穩定,本周市况值得期待。
中國數據回暖,買盤動力卻很一般,國指前一周升逾6%,上周便回調了2.8%。一來投資者信心一般,呆壞帳陰霾始終深印在腦海裏,短炒得手便立即獲利,二來新興市場大面積受壓,印尼、泰國、土耳其均跌7、8%,新興市場、亞太區股市基金均會受到影響,策略難免轉趨審慎。
從市况來看,中資股甚至藍籌均一般,但個別股份對好消息還是有反應,例如蘋果似翻生,先有瑞聲(2018),後有富智康(2038)輪流炒,而績優的吉利(0175)、長城(2333)亦在尋頂,市場倒沒有一窩蜂沽貨離場。再說,印度股市上周由最多跌逾4%,最終收窄至不足1%,回穩勢頭明顯,經過上周的回調,本周港股可看高一線。
資源股料仍續跑贏大市
筆者估計,資源股仍可繼續跑贏大市,除了一些大路之選外,宏橋(1378)亦值得留意。中國宏橋上半年收入和盈利分別升7.2%和跌1.1%,至135億元(人民幣.下同)和28.1億元,預測市盈率3.8倍,股息率近8厘。這種估值說明市場對集團避之則吉,一來是市場最怕的鋁,二來當中鋁(2600)處於水深火熱、美鋁、俄鋁都不景氣時,宏橋依然賺大錢,大家都不信。不過,宏橋是山東省第3大繳稅企業,僅次於青島啤(0168)和海爾集團,二來大股東持股高達85%,筆者覺得因低成本優勢而成功並非騙局。集團的投資高峰期快將完結,增長動力雖難免放緩,但現金流和財政狀况更佳,反過來更可增加市場信心。
FDI轉好 反映中國非預期差
商務部上周五公布,7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94.08億美元,同比增長24.13%,升幅創今年以來的單月新高。當全球都指中國缺乏投資機會、經濟及銀行體系勢崩潰之際,這個數據說明實際情况並非如想像中差。
FDI並非投資金融產品,但也可視作造長線、持貨3、5年甚更長的投資者。很多時,在低位入市的並非短炒資金,因為短期有太多噪音、波動,反而長期投資者聚焦中長期的發展前景,不太重視短期上落,更大機會成功在低位吸納並長期持有。事實上,FDI急增的反面,就是熱錢流走,連同貿易順差達178.2億美元,外匯佔款仍要減少245億元,單月熱錢便流走逾1900億元人民幣了。
江宗仁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