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Dad,你都唔留意我嘅!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28日 06:35
2013年08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怡﹕

暑假完了,我們的長途旅行也結束,你也應該收拾心情,準備新一年的課程吧。旅行,除了遊山玩水,也是認識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擴闊視野,與當地居民親身交流的好機會。


我們在挪威的一個小城市博根(Bergen)魚市場閒逛,尋覓聞名已久的新鮮三文魚做午餐,只見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十個八個一組,穿着顏色一樣的T裇,寫上不同號碼,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游走。個個充滿青春活力,熱情投入,邊走邊叫口號,有途人為他們歡呼打氣,最重要的是,「個個係噉意生出嚟都咁靚」,真正令人目不暇給。


挪威大學迎新 與香港相似

他們在做什麼,我們已猜到七、八成。與這些年輕人攀談起來,原來他們都是大學新生,正在參加迎新活動,這個環節,類似香港大學生的City hunt,讓他們對這個城市多點認識,同學之間也可彼此了解。挪威大學生的迎新活動,竟然與香港大學生何其相似。


博根是個大學城,不少來自挪威各地,包括外國大學生在這裏念書,用游走活動來認識這個城市,當然有需要。知道我們來自香港,有大學生很認真問老爸﹕香港的大學生會否喝酒?雖然我對他們的問題不明所以,但也認真地回答﹕香港18歲是合法喝酒年齡,當然無法阻止有人違規。


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的迎新活動,其中一項,是由早到晚,喝酒喝足一個星期,我沒有問清楚為何要這樣,可能是成人禮的一部分吧。


行「按樽」制 超市設回收機

後來我們又碰見另一班大學生,他們拿着大包小包膠袋,裝着鋁罐玻璃什麼的,拿到超級市場回收。老爸問是什麼回事,大學生很有條理地向我解釋﹕在挪威,罐裝樽裝飲品已包含瓶和罐的價錢,類似老爸兒時的「按樽」制度。按規定,每家售賣這類產品的大型商店,都要設有回收機,只要把鋁罐、玻璃瓶或塑膠樽放入機器,取回收據,就可在超市換取現金,每個價值1挪威克朗,約1.33港元。機器不大,看來是可把瓶罐壓縮,減少體積。


大學生喝完酒,把酒瓶拿到超市回收換錢。老爸在挪威首都奧斯陸,也看到疑似流浪漢,把鋁罐放到超市的回收機,原來是那麼值錢。


怡,你對環保有濃厚的興趣,挪威的做法,應該很值得香港參考吧。「按樽」制度並不新鮮,但售賣者這一層次的回收責任,以及回收機的裝置,在香港應該是可行的,能否推行,要看執政者的決心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到不同國家旅行,只要細心觀察,都會有知識上豐富的收穫。說起環保,你說吃牛肉最損害環境,今次旅行,已經身體力行拒絕牛肉。有什麼可以說服人的理據,說給我聽聽。


老爸

吳志森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samngx123@gmail.com

■Dad﹕

你都唔留意我嘅,我不吃牛肉的習慣早在旅行前就開始了,非常決斷,除了可能不小心吞下有牛肉的香腸,一點肥牛、芝士漢堡、牛丸也沒嘗過。


因為養牛排出的甲烷對地球的殺傷力極大;因為製作一塊牛排用的能源遠比素菜多;因為,以前我們也不吃這麼多肉,我們不需要吃這麼多肉,我們可以選擇吃少一點,也不會死掉。


回說旅行,博根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城市,俊男美女在七彩小屋之間追逐;街上是有人的,不像赫爾辛基那般冷清;一對情侶在我們住的小賓館煮了意粉,開了罐番茄醬就吃——簡單又浪漫的晚餐。這個小鎮沒有名勝古蹟,沒有遊樂園,有的是輕鬆的氣氛,我們都暫時放下手機,往超市買點當地食材,邊煮晚餐邊跟留學生談天,說說笑笑,頂着肚子,天還是光的,真奇妙。


這次去歐洲,經驗跟以前很不同,或許因為長大了,不再只求玩樂,參觀博物館之後都會思考一下、記下一點東西。


Yee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