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2歲半,一直由外婆湊,甚得外婆喜愛,兩人感情也很好。半年前,我妹妹也生了女兒,同樣由外婆照顧。我們兩家一早安排好,所以兒子都經常幫忙為表妹拿尿片和用玩具逗她玩。近日,他開始和表妹爭寵,婆婆餵表妹吃糊仔,他又說要吃,當婆婆準備好,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兩句,還邊哭邊穿鞋,站到大門口,傭人姐姐也不要,指定要婆婆陪他,姐姐陪表妹。這樣的孩子怎教才好?
就客觀而言,孩子一向獨佔大人的全部注意,這都是非常實在的感覺,不要以「霸佔」、「不願分享」來評審他的行為。對他來說,玩具很好玩,但玩玩具不順意時,例如積木「嘩啦」地塌了,大人會立刻跑來安慰和鼓勵他、協助他再砌;但小表妹「嘩啦」地一哭,大人全都跑過去看她,沒人理會他。雖然事前大人都教導他要愛惜表妹,但孩子沒經歷過這些場面,很難把抽象的描述轉化成現實的理解,他心中的新玩伴,原來不是一出生就陪他玩的,而是和他分攤大人的呵護,然而,大人也難免對新生孩子多加關注,這樣的情况下,和他的期望落差相去甚遠,所以他反應強烈是可以理解的。
多讚賞 轉移注意力
孩子之間互相競爭、爭寵是自然的事,關鍵是大人要如何引導孩子正面地看表妹的加入,例如大人可以多點講述,當他和表妹一樣大的時候,他倆表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令他明白當年自己也像表妹般受到大人的呵護。另外,大人在此時要先處理他感到不安的情緒,話題要集中提出他現在能做許多當年不會做的事情,例如他現在能自理,可以隨意吃喝進食,但表妹暫時只可吃糊仔,還要外婆餵吃;加上表妹還未能自由活動,故大人要花好多時間照顧她,但他就可以隨處跑跳。向這位小表哥提及他這些優勢,這不但包含了大人對他能力的賞識,也代表關懷他的成長,令他轉移注意力,從和表妹爭寵,轉到以好表現來博得大人的欣賞。
讓孩子明白同獲重視
當然,小表哥仍是小孩子,還需大人愛護照顧,硬要求他表現成熟,其實也非他能力所及。所以要仔細和他分析利弊,例如他提出要由外婆陪他去公園,傭人姐姐陪表妹,爸媽可以合理地引導他﹕「婆婆也很想和你去公園,但她很累,也不如你跑得快,若跟你去,你只能在她坐的地方附近玩,也要快些回來讓婆婆休息……若和姐姐去,姐姐能帶你去公園走一大圈,是不是更好呢?」令孩子明白大人都重視他,然後再簡明重提另一個安排的好處,又或建議外婆和姐姐隔天輪流陪他,說服他慢慢接受新安排,相信他很快會明白哪個選擇會較好,可以減少日後不必要的吵鬧和不安的情緒。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岑綺晴
專家解疑難撰文:姚樂兒
就客觀而言,孩子一向獨佔大人的全部注意,這都是非常實在的感覺,不要以「霸佔」、「不願分享」來評審他的行為。對他來說,玩具很好玩,但玩玩具不順意時,例如積木「嘩啦」地塌了,大人會立刻跑來安慰和鼓勵他、協助他再砌;但小表妹「嘩啦」地一哭,大人全都跑過去看她,沒人理會他。雖然事前大人都教導他要愛惜表妹,但孩子沒經歷過這些場面,很難把抽象的描述轉化成現實的理解,他心中的新玩伴,原來不是一出生就陪他玩的,而是和他分攤大人的呵護,然而,大人也難免對新生孩子多加關注,這樣的情况下,和他的期望落差相去甚遠,所以他反應強烈是可以理解的。
多讚賞 轉移注意力
孩子之間互相競爭、爭寵是自然的事,關鍵是大人要如何引導孩子正面地看表妹的加入,例如大人可以多點講述,當他和表妹一樣大的時候,他倆表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令他明白當年自己也像表妹般受到大人的呵護。另外,大人在此時要先處理他感到不安的情緒,話題要集中提出他現在能做許多當年不會做的事情,例如他現在能自理,可以隨意吃喝進食,但表妹暫時只可吃糊仔,還要外婆餵吃;加上表妹還未能自由活動,故大人要花好多時間照顧她,但他就可以隨處跑跳。向這位小表哥提及他這些優勢,這不但包含了大人對他能力的賞識,也代表關懷他的成長,令他轉移注意力,從和表妹爭寵,轉到以好表現來博得大人的欣賞。
讓孩子明白同獲重視
當然,小表哥仍是小孩子,還需大人愛護照顧,硬要求他表現成熟,其實也非他能力所及。所以要仔細和他分析利弊,例如他提出要由外婆陪他去公園,傭人姐姐陪表妹,爸媽可以合理地引導他﹕「婆婆也很想和你去公園,但她很累,也不如你跑得快,若跟你去,你只能在她坐的地方附近玩,也要快些回來讓婆婆休息……若和姐姐去,姐姐能帶你去公園走一大圈,是不是更好呢?」令孩子明白大人都重視他,然後再簡明重提另一個安排的好處,又或建議外婆和姐姐隔天輪流陪他,說服他慢慢接受新安排,相信他很快會明白哪個選擇會較好,可以減少日後不必要的吵鬧和不安的情緒。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岑綺晴
專家解疑難撰文:姚樂兒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