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聰聰今年五歲,說話時咬字不清,把「山」說成「單」、「星」說成「丁」、「車」說成「爹」。除了家人和老師外,同學及其他不熟悉聰聰的人,都難以理解他的話。聰聰的媽媽懷疑兒子有「黐脷根」的問題,正考慮帶聰聰約見醫生,可是嫲嫲卻認為口齒不清是每位小孩成長必經階段,會隨着長大而自然痊癒,更強調聰聰的爸爸兒時也有類似情况,認為媽媽不用過分憂慮。
發音有障礙 大多沒「黐脷根 」
很多人誤以為發音不準便等同「黐脷根」。俗稱的「脷根」,即舌繫帶,是位於舌頭下的帶狀或片狀結構,正常時是細細、半透明的。「黐脷根」一般指舌繫帶過緊、過短或過厚。舌繫帶異常可能會限制舌頭活動,影響咀嚼、吞嚥及說話。情况嚴重的話,應向醫生求助,或需考慮進行手術處理有關的問題。
事實上,大部分咬字不清的孩子,通常都沒有「黐脷根」的問題。他們可能是由於口腔器官結構異常、口腔肌肉控制能力、語音發展遲緩、聽覺障礙等情况,導致發音障礙。家長可參考兒童語音的發展(見表),初步了解孩子的發音狀况。若發現他有發音困難,家長可嘗試以誇張的口形示範正確讀音,指導他練習。
可用誇張口形 指導練習
此外,更要避免取笑孩子的發音錯誤,以免影響他們練習的動機。若問題持續而沒有改善,則建議尋求言語治療師協助,及早糾正發音問題,以防長遠影響了他們的溝通、自信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鄭文琦
作者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言語治療師
發音有障礙 大多沒「黐脷根 」
很多人誤以為發音不準便等同「黐脷根」。俗稱的「脷根」,即舌繫帶,是位於舌頭下的帶狀或片狀結構,正常時是細細、半透明的。「黐脷根」一般指舌繫帶過緊、過短或過厚。舌繫帶異常可能會限制舌頭活動,影響咀嚼、吞嚥及說話。情况嚴重的話,應向醫生求助,或需考慮進行手術處理有關的問題。
事實上,大部分咬字不清的孩子,通常都沒有「黐脷根」的問題。他們可能是由於口腔器官結構異常、口腔肌肉控制能力、語音發展遲緩、聽覺障礙等情况,導致發音障礙。家長可參考兒童語音的發展(見表),初步了解孩子的發音狀况。若發現他有發音困難,家長可嘗試以誇張的口形示範正確讀音,指導他練習。
可用誇張口形 指導練習
此外,更要避免取笑孩子的發音錯誤,以免影響他們練習的動機。若問題持續而沒有改善,則建議尋求言語治療師協助,及早糾正發音問題,以防長遠影響了他們的溝通、自信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鄭文琦
作者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言語治療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