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本教科書的一個活動內容建議,引起香港廣泛關注,反映香港的恐共情緒,可能已經超過了歷史的任何時期。但究竟他們是恐共還是自己的底氣不足,什麼風吹草動都找來恐懼一番呢?
「扮演國共內戰時期的共產黨政工人員。向剛被共產黨佔領的國民政府統治區青年進行游說,勸其加入解放軍。活動提示:1)3位同學一組,其中1人扮演國共內戰時期的共產黨政工人員,另2人扮演剛被共產黨佔領的國民政府統治區青年。2)游說者須注意態度要誠懇,並掌握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等游說技巧。3)游說完畢後,向老師匯報結果,兩位被游說的同學須說明接受與不接受的原因。」
其實,這是一個挺好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從中深入了解當時的情景,共產黨政工的角色與做法,國統區青年的思想狀態與價值取向。必須注意,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命題,同學是可以不接受游說的,只要把原因說明。如果真的要改進,可以加插另一個內容:同一個時期,換一個情景,中統從幾十萬參加反飢餓遊行的大學生抓了兩個,游說他們參加國民黨,然後說明學生接受與不接受的原因。
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刺激學生思考,通過角色扮演和討論,得出不同的結果,學生互相觀摩對方的想法和表達方式,這是何錯之有?解放軍演習還有紅藍兩隊,藍隊扮演敵軍,千方百計破壞紅軍的意圖,這是軍事訓練的一種,難道扮演藍軍的就會真的成為敵軍?
香港有些人聽到共產黨三個字便不問情由地豎起身上的箭,隨時向不同方向發射。出版教科書對此不敏感,實在是不吃人間煙火,但問題是為什麼有人不敏感,卻有人特別敏感,這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扮演國共內戰時期的共產黨政工人員。向剛被共產黨佔領的國民政府統治區青年進行游說,勸其加入解放軍。活動提示:1)3位同學一組,其中1人扮演國共內戰時期的共產黨政工人員,另2人扮演剛被共產黨佔領的國民政府統治區青年。2)游說者須注意態度要誠懇,並掌握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等游說技巧。3)游說完畢後,向老師匯報結果,兩位被游說的同學須說明接受與不接受的原因。」
其實,這是一個挺好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從中深入了解當時的情景,共產黨政工的角色與做法,國統區青年的思想狀態與價值取向。必須注意,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命題,同學是可以不接受游說的,只要把原因說明。如果真的要改進,可以加插另一個內容:同一個時期,換一個情景,中統從幾十萬參加反飢餓遊行的大學生抓了兩個,游說他們參加國民黨,然後說明學生接受與不接受的原因。
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刺激學生思考,通過角色扮演和討論,得出不同的結果,學生互相觀摩對方的想法和表達方式,這是何錯之有?解放軍演習還有紅藍兩隊,藍隊扮演敵軍,千方百計破壞紅軍的意圖,這是軍事訓練的一種,難道扮演藍軍的就會真的成為敵軍?
香港有些人聽到共產黨三個字便不問情由地豎起身上的箭,隨時向不同方向發射。出版教科書對此不敏感,實在是不吃人間煙火,但問題是為什麼有人不敏感,卻有人特別敏感,這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