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大心臟科教授余卓文的「被封刀事件」,令廣大市民看一場罕有的醫學界泥漿摔角。中大醫學院及威院兩座大山聯手對抗名教授,至今尚處於你指控,我反駁,你再指控,我再反駁的糾結難纏局面。普羅市民看得眼花撩亂,根本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判別誰對誰錯。
余卓文的個案,成為近期醫學界熱話,大家都爭着當「法官」,判斷誰的版本更可信。總結近期所聽所聞,醫學界人士大多傾向各打五十大板,認為不應將事件的責任全推到余教授身上,認為應請有關專家小組盡快完成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還余教授一個公道,還公眾一個事實。
今次封刀事件,無可避免再次勾起大家對威院醫療水平的關注。威院乃新界東最大型的急症全科醫院,同時是中大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服務沙田以至整個新界東的130萬人口。試想,若今次有關余卓文的指控屬實,這家作為醫生搖籃的醫院,竟沒有制度阻止沒經專業培訓的醫生為病人做複雜手術,結果在發生11宗導致病人遭受不必要的傷害或死亡個案後,才有所行動。類似的「嚴重醫療事故」,若不是醫生間的相煎,也不會被捅出來。
醫管局現時有為轄下17間設有外科手術部門的醫院推行「手術成效監察計劃」(SOMIP),但這份審核報告一直列作醫管局的內部文件,僅供各家醫院參考。以今年初完成的2011/12年度審核報告為例,醫管局共統計去年24,000多宗在公院進行的大型或超大型緊急及非緊急手術情况,該局只簡單提及緊急手術術後30日內死亡率為9.1%,非緊急手術死亡率則0.7%,但當中多少是涉及醫療失誤?有沒有涉及醫生醫術問題?看來,醫生們是時候放下醫醫相衛的陋習,提高醫療機構的透明度,別枉打這場泥漿摔角。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余卓文的個案,成為近期醫學界熱話,大家都爭着當「法官」,判斷誰的版本更可信。總結近期所聽所聞,醫學界人士大多傾向各打五十大板,認為不應將事件的責任全推到余教授身上,認為應請有關專家小組盡快完成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還余教授一個公道,還公眾一個事實。
今次封刀事件,無可避免再次勾起大家對威院醫療水平的關注。威院乃新界東最大型的急症全科醫院,同時是中大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服務沙田以至整個新界東的130萬人口。試想,若今次有關余卓文的指控屬實,這家作為醫生搖籃的醫院,竟沒有制度阻止沒經專業培訓的醫生為病人做複雜手術,結果在發生11宗導致病人遭受不必要的傷害或死亡個案後,才有所行動。類似的「嚴重醫療事故」,若不是醫生間的相煎,也不會被捅出來。
醫管局現時有為轄下17間設有外科手術部門的醫院推行「手術成效監察計劃」(SOMIP),但這份審核報告一直列作醫管局的內部文件,僅供各家醫院參考。以今年初完成的2011/12年度審核報告為例,醫管局共統計去年24,000多宗在公院進行的大型或超大型緊急及非緊急手術情况,該局只簡單提及緊急手術術後30日內死亡率為9.1%,非緊急手術死亡率則0.7%,但當中多少是涉及醫療失誤?有沒有涉及醫生醫術問題?看來,醫生們是時候放下醫醫相衛的陋習,提高醫療機構的透明度,別枉打這場泥漿摔角。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