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傳統盟友英國臨陣縮沙,打亂美國部署,有論者不禁懷疑美國在歐洲還可靠誰?美國一直對德國寄予厚望,希望這個經濟強國能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承擔更多義務。但德國外長已表明不會參加軍事行動。在二戰侵略史的陰霾下,德國在國際舞台上一直保持低調。德國這個遲疑的巨人,令美國難以抽身而退。
新仇舊恨 美法難成穩定盟友
英國縮沙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表明會參與軍事行動。奧朗德可以不經國會參與短於4個月的軍事行動,似乎已成為美國唯一可依賴的盟友。但美法關係遠不如英美關係如膠似漆。法國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美法關係受損,該國政客向來亦愛跟英美打對台。基於國家自豪感,法國亦不會願意服從美國指揮。因此,對美國而言,法國難以取代英國的地位。再者,英法兩國財政緊絀,兩國國防開支近年銳減,依靠兩國長遠來說亦非良策。
德國《明鏡周刊》評論指出,美國最希望德國能分擔領導角色。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6月在勃蘭登堡門發表演說,便呼籲德國要像美國一樣,「在更宏觀的脈絡下」看待自己的角色,鼓勵德國迎接環球挑戰。
汲取二戰教訓 德拒強出頭
德國二戰後一直力求避免重蹈納粹覆轍,對國家形象亦甚敏感,忌諱軍事介入之餘,更避免擔當領導角色。德國2003年跟法國一起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2011年亦再次拒絕參加北約空襲利比亞行動。在敘利亞一事上,德國同樣猶豫。敘利亞發生懷疑大規模化武襲擊後,德國政府雖然予以譴責,但態度一直曖昧,只稱敘利亞政府「要承擔後果」,但沒有說明是什麼後果。默克爾周四分別跟奧巴馬、普京及奧朗德通話商討敘利亞局勢時,亦只是重申國際必須回應。德國傳媒對西方軍事介入敘利亞亦持保留態度。
分析指,由於默克爾面對9月大選,美國能夠理解德國不想在此時捲入敘利亞問題。《明鏡周刊》引述美國專家指,大選完結後, 美國將期待德國在貿易、國際安全及歐元危機等環球議題上,擔當更大的領導角色。
明報記者
新仇舊恨 美法難成穩定盟友
英國縮沙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表明會參與軍事行動。奧朗德可以不經國會參與短於4個月的軍事行動,似乎已成為美國唯一可依賴的盟友。但美法關係遠不如英美關係如膠似漆。法國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美法關係受損,該國政客向來亦愛跟英美打對台。基於國家自豪感,法國亦不會願意服從美國指揮。因此,對美國而言,法國難以取代英國的地位。再者,英法兩國財政緊絀,兩國國防開支近年銳減,依靠兩國長遠來說亦非良策。
德國《明鏡周刊》評論指出,美國最希望德國能分擔領導角色。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6月在勃蘭登堡門發表演說,便呼籲德國要像美國一樣,「在更宏觀的脈絡下」看待自己的角色,鼓勵德國迎接環球挑戰。
汲取二戰教訓 德拒強出頭
德國二戰後一直力求避免重蹈納粹覆轍,對國家形象亦甚敏感,忌諱軍事介入之餘,更避免擔當領導角色。德國2003年跟法國一起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2011年亦再次拒絕參加北約空襲利比亞行動。在敘利亞一事上,德國同樣猶豫。敘利亞發生懷疑大規模化武襲擊後,德國政府雖然予以譴責,但態度一直曖昧,只稱敘利亞政府「要承擔後果」,但沒有說明是什麼後果。默克爾周四分別跟奧巴馬、普京及奧朗德通話商討敘利亞局勢時,亦只是重申國際必須回應。德國傳媒對西方軍事介入敘利亞亦持保留態度。
分析指,由於默克爾面對9月大選,美國能夠理解德國不想在此時捲入敘利亞問題。《明鏡周刊》引述美國專家指,大選完結後, 美國將期待德國在貿易、國際安全及歐元危機等環球議題上,擔當更大的領導角色。
明報記者
回應 (0)